哲学史  >  中国哲学  >  专题研究

【朱伯崑】谈传统与创新

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是近年来人们经常争论的问题,大陆学术界称为遗产继承问题。此问题所以长期争论不休,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临新时代,即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特别是面向二十一世纪,......

阅读全文

【胡孚琛】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

21世纪的人类正处在一场新科学革命的前夜,这场革命必然也会在哲学领域发生。有趣的是,这场新科学革命将有可能再次回到曾经做出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四大发明的中国,向老子的道学文化汲取智慧。人们发现,......

阅读全文

【朱汉民】玄学、理学“身心之学”的发展理路

身心之学是古代中国人对个人身体与精神的思考。在中国思想史上,对身心问题的关注往往与士大夫个体意识的兴起与强化有关。魏晋士大夫的自我觉醒,表现在学术思想上就是建构以个体生命为核心的身心思想。宋明理学则明......

阅读全文

【宋志明】儒道互补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中,儒学一直处于核心的位置。千百年来,经过儒家传统思想长期培育而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起着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不过,也应看到,儒学对于民族精神的影响力......

阅读全文

【徐洪兴】正说”应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中国哲学的讨论不时出现一些热点问题。而“研究范式”的讨论,就属于颇引人注目的一个话题,前有所谓的“合法性”问题的争论,后又有“反向格义”问题的热议。作为中国哲学史教学和研究者,对......

阅读全文

【方朝晖】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

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困扰现代中国学者的一大难题。其主要原因是,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缺乏认知主义传统,是导致科学和现代化在中国迟迟不能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与西学相比,中国古代......

阅读全文

【刘固盛】论《庄子》的“三言”笔法

注意思想家建立理论体系的学术方法,这是目前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一种新思路。学术方法所透露出来的是思想家理论思维的特点,最能够反映思想家的个性。因此,从学术方法的角度入手总结思想家的理论成就和学术特点,将更......

阅读全文

【林德宏】中国古代关于物的哲学

哲学应以人为本,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不是抽象的“物质”,而是具体的“物”。同人们发生实际关系的、人们在生活中所关注的也是“物”。所以哲学不仅要研究本体论的“物质”,也要研究生存论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