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中国哲学

【高海波】《刘子遗书》及《刘子全书》考

刘蕺山为明末大儒,明亡后绝食而死,可谓明季完人。但在他殁后,其遗书的编纂、刊刻过程却颇漫长、曲折,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先生曾就《刘子全书》及《遗编》的成书过程进行过梳理,但冈田先生的有些观点尚值得进一步探......

阅读全文

【马晓英】从放心体仁到戒慎涵养

颜钧(1504—1596),号山农,明代后期泰州学派思想家,也是同时期儒学民间化运动明末阳明后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民间化、世俗化趋向,主要以王艮所开创的泰州学派为代表。泰州学派的学者多主张良知现成自......

阅读全文

【周广友】王船山的德福关系论

船山身处国族遭受重大厄运的明清之际,此一艰难处境正如困卦的情形相似。困,从卦象上看,九二之阳被初、三之阴所困,九四、九五被三、上所困,所以船山说“刚为柔掩”,阳刚之气不能伸展,因而造成了君子受困的结果......

阅读全文

【马晓英】徐光启与王学关系之考察

徐光启是晚明时代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科学思想和实践,是在继承古代科学传统及儒家六艺经世之学的基础上,受到耶稣会传教士所携西方科技的深切影响所致。近来有研究者提出,徐光启的思想与嘉靖万历以来的实学思......

阅读全文

【朱晓鹏】王阳明龙场《易》论的思想主旨

一人们都知道,王阳明通过其著名的“龙场悟道”而开始了其心学体系的理论建构。那么,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是怎么发生的呢?其所悟的又是什么“道”?对于这些问题,人们比较熟知的说法是《王阳明年谱》里所记述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