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尊严享有主体的普遍程度和平等状况为标准,可将人的尊严简单划分为:非秩序性尊严,即普遍性尊严,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仅仅基于其是一个人而无例外地享有的尊严;秩序性尊严,指那些并非仅仅基于人是一个人就能够享......
霍耐特(AxelHonneth,1949年—)系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现任所长。学界一般把他看作哈贝马斯的嫡传弟子,并视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批判理论第三期发展......
20世纪30年代初,霍克海默以对“正统”马克思主义拥护者的不满和批判为起点,倡导建立社会批判理论,从而开创了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他指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实证化、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倾向,并非特定历史......
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社会批判理论在工具理性的意义上理解“理性”,强调“实践的意图”、人对于自然的绝对支配地位,忽视了工具理性对生活世界中人的交往行动方式和自由的限制,从而囿于意识哲学框架而不能自拔。福柯......
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中,吉登斯既肯定了后现代主义对于宏大叙事的“解构”,拒斥各种寻求普适性规律的观念及其理论形式,又承认能够对某些确定性的历史事件予以......
韩立新发表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的《〈巴黎手稿〉的文献学研究及其意义》一文,明确否定1982年出版的MEGA2/Ⅰ/2的编者陶伯特关于《穆勒摘要》写于《手稿》第三笔记本之后的文献学考证......
根据文献学事实,我想提出两个大胆的论断:在对《巴黎手稿》的研究上,第一,无视《穆勒评注》的《手稿》研究是不合法的;第二,无视《第一手稿》→《穆勒评注》→《第二手稿》→《第三手稿》这一写作顺序的《手稿》......
显而易见,赫斯的哲学历史观点主要是对古典经济学描述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理论提升和概括。比之费尔巴哈,的确有了很重要的进展。但这里存在两个致命错误:一是交往(实际上是商品经济的现代交换)被置于生产之上......
在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发展历史上,霍克海默起到了重要的开创和奠基作用。20世纪30年代,他为社会批判理论制订了纲领,规定了方向。不论是在德国或西欧,还是在二战流亡美国期间,在20世纪30到60年代......
社会工程哲学的兴起是21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界的一个新创造,是对社会工程生成、发展、功能、规律的关注与追问:哲学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追问究竟何谓社会工程,什么使得社会工程成为工程,社会工程与实践、生产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