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社会哲学  >  正文

【韩德强】尊严形态在不平等社会关系中的现实性

以尊严享有主体的普遍程度和平等状况为标准,可将人的尊严简单划分为: 非秩序性尊严,即普遍性尊严,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仅仅基于其是一个人而无例外地享有的尊严;秩序性尊严,指那些并非仅仅基于人是一个人就能够享有的尊严,即凡是那些不能够平等地由每个人普遍享有,具有明显社会等级差别和个体差异的尊严,都可以归入秩序性尊严的范围之内。

秩序性尊严存在于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外在的社会性因素,如地位权势、身份服饰、程序仪式,以及特定的言语行为、生活方式或宗教禁忌等形式得以表达或确立,其本质特征就是特定的人所具有的特殊社会关系,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体、内容和形式。

秩序性尊严的主体,并不是平等观念下的每一个人,而是因有社会差异被区别对待的特定的人。它并不一定能够真正享有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普遍性尊严,只是在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中被区别对待,享有与其秩序性尊严相对应的社会地位。秩序性尊严的主体具有类别性,特别是在身份社会,人所处的社会等级关系决定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尊严状态,而不同的尊严状态又通过各种形式的人身依附关系得以表现。在秩序性尊严下,人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或被赋予不同的属性,成为特定集团、特定群体、特定类别中的一员,分别具有或享有属于自己特定社会关系下的尊严。秩序性尊严主体的类别性有时会导致尊严内容的异化,损害不平等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状态。

秩序性尊严主要包括社会等级关系、精神品性差异关系、自然生存秩序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等级关系主要是指能够反映秩序性尊严存在状态的不平等的社会关系;精神品性差异主要是指在人的精神品质方面显示出的高低不同;自然生存秩序主要是指基于人的自然生存状态在人的伦理秩序和生活秩序方面所形成的等级规则。这三个方面共同的核心要素就是社会等级秩序。对此可做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一定的社会等级秩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良好的社会等级秩序,是人的安全与生存的必要保障;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等级秩序是满足人类的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爱的需要的必要条件。道德伦理关系中的差别有序、尊卑有别成为秩序性尊严的基本表现形式和内容,是调和不平等社会关系之间矛盾的基本伦理准则。

秩序性尊严的形式,主要有外在的社会等级关系和内在的伦理尊卑观念,以及宗教习俗中的一些禁忌或戒律。在现实社会中,各种形式要素并非被绝对地限定在某种特定范围或区域内,而是经常混杂在一起,或分别在不同的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尊严内涵。特别是一些表达秩序性尊严的基本构成要素,如人的身份、地位、血统、财产、权势等,它们在社会中总是共同发挥着作用,表征或体现着秩序性尊严的存在和意义。

确立秩序性尊严概念的理论意义在于:秩序性尊严概念为系统而全面地认识和研究人的尊严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根据不平等社会关系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论证秩序性尊严的概念与构成,并将其作为整个尊严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细致、严谨的类别研究,厘清其与人格尊严、人性尊严之间的关系,明晰人的尊严的全部含义,改变以往把人的尊严单纯地界定为精神理念和价值原则的观点,将其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纳入实践领域,扩展了人的尊严思想的研究领域。

确立秩序性尊严概念的实践意义在于:一方面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随着当代人权实践的深入与发展,在社会实践中出现了大量难题。例如,人行使主体自决权(自杀、安乐死、自贱、自残等行为) 与维护人的尊严之间的矛盾;科技发展(人的基因重组、器官移植、胚胎克隆) 对人的伦理尊严提出的挑战;紧急情况下对人权的约束与克减等。以自然法思想为核心的人权理论已经很难对这些难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因此,深化和发展人的尊严思想,特别是确立人的秩序性尊严概念,从理论上厘清人的尊严的类别差异,将表达人内在价值和本质的人性尊严、人格尊严与表达人外在价值和特征的秩序性尊严区分开来,对解决人权实践活动中的难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确立人权保障的内容、原则、程序和方式提供了具体的标准。另一方面为实现不平等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提供新的理论参考。由于不平等社会关系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人的身份、地位、血统、财产、权势等内容,人与人之间在这些方面存在的矛盾更具冲突性和对抗性,很难达致平衡与和谐状态。这就需要构建一种基础性理论,为协调、平衡和化解存在于不平等社会关系之中的深层矛盾提供指导。从人的尊严思想中提炼出关于秩序性尊严的理论,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要而进行的尝试。秩序性尊严理论作为实现不平等社会关系和谐的指导思想,为纷繁复杂的不平等社会关系确立了一种比较统一的价值尺度。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不同的尊严状态做出正确的评价和界定,也有助于我们明确区分法律所能够确认和保护的尊严内容以及所不能保护的尊严内容分别是什么,确定不平等社会关系在法律实践中的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

(选自《文史哲》2008年第3期,原题为《人的秩序性尊严之构成(选自论尊严形态在不平等社会关系中的现实性》,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