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伦理学

【李兰芬】我国道德话语权的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道德话语权既是解释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一种场所和平台,又是掌握世界和创造世界的一种“武器”和“权力”。“在有话语的地方就有权力,权力是话语运作的无所不在的支配力量,社会性的和政治性的权力总是通过话语去运作......

阅读全文

【王海明】论道德共同体

道德共同体问题,是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焦点,是生态伦理学家向传统伦理学挑战的要害,也是生态伦理学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解析这一难题的起点显然是:究竟何谓道德共同体?一、道德共同体概念:道德......

阅读全文

【江畅】论德性的项目及其类型

在人类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德性常常是以德性项目的形式出现的。当德性进入伦理学的视野以后,伦理学家们基于对德性的本性及其项目的反思提出一些德性项目并进一步对德性进行分类,将不同的德性项目纳入不同的类型。从......

阅读全文

【高兆明】民族道德文化:从传统到现代

中国伦理学理论近30年,风云迭起,波澜壮阔,在思想解放中前行。它既构成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表达,又通过一系列理论探索为改革开放提供积极的思想支持;既是中国伦理学复兴的中继环节,又是新中国伦理学理论走......

阅读全文

【戴茂堂】当今中国伦理学的现象学还原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伦理学无论是在学理探讨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我们的伦理学随着改革的深入依然面临着不断创新的艰巨任务。在今天,推进中国伦理学的创新,我们以为,实......

阅读全文

【曾建平】环境伦理的制度化困境

环境制度、环境技术和环境伦理被认为是肩负解救环境危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重大使命的三大支柱和路径。这三种方法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交叉错落,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如果说,环境技术是器物层面的回应,环境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