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伦理为人们选择、评价政治制度提供根本的原则——道德的原则。此即罗尔斯所说的正义的原则。但,这还不是政治伦理的全部内涵,因为,在当代的政治生活中,还有选择和评价“国家”的问题;“国”、“国家”与制度......
每年有一千八百万人因为贫穷而死亡,每天有五万人因此丧生,其中三万四千名是不满五岁的儿童[1]。在现实中,生活在绝对贫困线(按地区购买力平均为每天一美元)意味着儿童死亡率高,寿命短,缺少卫生保健,教育机......
公共行政权力(简称公权力)与公民权利(简称私权利)的矛盾,是现代民主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的主题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最为严峻的难题之一。究竟应当如何权衡二者的轻重,究竟应当如何处置二者之间......
同为社会契约论,在霍布斯那里,公民让渡的是权利;而在洛克那里,公民让渡的却是权力。正是在对这种差异展开深入分析并希望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的过程中,我们对现代民主的发生机制与本质有了新的理解。从纯粹的学理......
树立现代政府理念,科学定位政府角色,转变政府职能,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改革政治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政府理念既源于政治民主的社会实践,又是经过辩证抽象认识而得到的逻辑真概念,指导并渗透于政府政治行为......
以尊严享有主体的普遍程度和平等状况为标准,可将人的尊严简单划分为:非秩序性尊严,即普遍性尊严,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仅仅基于其是一个人而无例外地享有的尊严;秩序性尊严,指那些并非仅仅基于人是一个人就能够享......
霍耐特(AxelHonneth,1949年—)系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现任所长。学界一般把他看作哈贝马斯的嫡传弟子,并视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批判理论第三期发展......
20世纪30年代初,霍克海默以对“正统”马克思主义拥护者的不满和批判为起点,倡导建立社会批判理论,从而开创了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他指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实证化、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倾向,并非特定历史......
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社会批判理论在工具理性的意义上理解“理性”,强调“实践的意图”、人对于自然的绝对支配地位,忽视了工具理性对生活世界中人的交往行动方式和自由的限制,从而囿于意识哲学框架而不能自拔。福柯......
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中,吉登斯既肯定了后现代主义对于宏大叙事的“解构”,拒斥各种寻求普适性规律的观念及其理论形式,又承认能够对某些确定性的历史事件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