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伍雄武】政治国家与民族国家

政治伦理为人们选择、评价政治制度提供根本的原则——道德的原则。此即罗尔斯所说的正义的原则。但,这还不是政治伦理的全部内涵,因为,在当代的政治生活中,还有选择和评价“国家”的问题;“国”、“国家”与制度......

阅读全文

【埃尔克•马克】寻求普适性的正义标准

每年有一千八百万人因为贫穷而死亡,每天有五万人因此丧生,其中三万四千名是不满五岁的儿童[1]。在现实中,生活在绝对贫困线(按地区购买力平均为每天一美元)意味着儿童死亡率高,寿命短,缺少卫生保健,教育机......

阅读全文

【李耀平 李毅】论现代政府理念

树立现代政府理念,科学定位政府角色,转变政府职能,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改革政治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政府理念既源于政治民主的社会实践,又是经过辩证抽象认识而得到的逻辑真概念,指导并渗透于政府政治行为......

阅读全文

【王凤才】论霍耐特的承认关系结构说

霍耐特(AxelHonneth,1949年—)系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现任所长。学界一般把他看作哈贝马斯的嫡传弟子,并视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批判理论第三期发展......

阅读全文

【吴友军】人道主义伦理批判的实质和局限

20世纪30年代初,霍克海默以对“正统”马克思主义拥护者的不满和批判为起点,倡导建立社会批判理论,从而开创了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他指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实证化、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倾向,并非特定历史......

阅读全文

【李和佳 高兆明】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演进

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社会批判理论在工具理性的意义上理解“理性”,强调“实践的意图”、人对于自然的绝对支配地位,忽视了工具理性对生活世界中人的交往行动方式和自由的限制,从而囿于意识哲学框架而不能自拔。福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