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尚未真正梳理清楚,他的三个《批判》的内在关系,也还需要进一步地阐发。我们常说,康德的“实践理性”是引向“宗教”的桥梁,这话不错,但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其中关键的核心问题又是哪些,所......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和......
在德国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生前出版的著作中,有三本书以“道路”(Weg)立名:1950年的《林中路》(Holzwege)、1967年的《路标》(Wegmarken)以及1959年的《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哲学何为?这一问题的讨论,以人和世界关系的引入为前提。人存在于世界之中,这是考察其他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人和世界的关系,首先呈现为内在性与统一性的特点,中国人所说的天人合一,也可以看作是对此的概括。然而......
西方的学术传统,哲学长期以来处于“无时间”或“超时间”的框架之内,哲学之“超越性”就意味着“超越”“时空”,某种意义说,也是古代希腊哲学的特点;“时间”问题对于西方哲学来说,长期以来是一个难点。按照西......
哲学自觉是时代的诉求,哲学创新是历史的使命,时代与历史的赋予,令人应做出回应和诠释。如果说过去时机不允许的话,那么,当今机遇大好,应自强不息,振兴民族精神。一哲学是时代精神、智能创造、生命智慧、终极关......
文化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继承与创新,这一矛盾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表现可以概括为诠释(既有文本的解读)与建构(新的理论的创建)。从诠释到建构有三个基本的层次,即诠释、寓建构于诠释之中以及建构;借古语来表述,可称......
自从我们把哲学作为我们传统的内在性智慧类型或知识途径并且以“哲学”这一名目称述之,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尽管有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牟宗三这样的哲学家以及一些哲学史家产生出来,但是,出于严格的要求而不自......
提出“当前哲学研究的问题”是以承认当前哲学有共同问题为前提的,并希望发现当前的哲学问题与过去的哲学问题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哲学探讨的时代性焦点,规划哲学发展的基本方向。这种问题性追问包含着对哲学研究的合......
近年来,在以往人们熟悉的“哲学原理”之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哲学基础理论”来指称自己的研究类型和领域,这是一个颇值得注意的动向。那么,何为“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当人们使用这一概念时,似乎它具有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