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哲学总论

【李德顺 孙伟平】哲学的价值新论

“哲学有什么用”或“哲学有什么价值”,同“哲学是什么”一样,是一个历久弥新、充满争议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缺乏立足于价值论、区分哲学“学科”与“学说”视角的解决。我们认为,哲......

阅读全文

【江怡】走出西方语境的中国哲学

人们常说,中国哲学家对西方哲学的了解,要远远多于西方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了解。当然,我这样说不是在责怪西方哲学家,而是在陈述这样一个事实,即在这两边的理解中存在着一种不对等关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首先陈......

阅读全文

【李河】栖身于语词世界的哲学概念

1、对哲学概念的两种观察视角:逻辑的和语词的本文旨在讨论哲学概念的语词特性,这个讨论有一个合适的角度——即对哲学概念的“翻译”。但在传统的哲学平台上,“翻译”似乎天生不是一个“合适的”哲学问题。这是因......

阅读全文

【黄裕生】什么是哲学与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史?

什么是物理学?什么是法学?或者什么是政治学?这些问题可以有很明确的答案,因为这些学科的对象和界限很明确。但是,如果问“什么是哲学?”,那么答案就不那么简单。在不同哲学家那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各不相同。......

阅读全文

【江怡】如何理解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在《哲学史讲演录》的导言中,黑格尔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哲学史本身就应当是哲学的”。从此以后,“哲学史就是哲学”这个命题被广为传诵,甚至被视为哲学史研究的圭臬。虽然后来也有不少哲学家指出,黑格尔的......

阅读全文

【马狄甘】哲学史的重担

哲学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曾说过“所有的西方哲学都是对柏拉图的注释。”尽管这个说法从字面上理解是不真实的,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苏格拉底的朋友对后来哲学著作......

阅读全文

【陈霞】谈谈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哲学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强调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他说: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