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命运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哲学研究》于1978年复刊,第一期刊登了邓小平同志委托发表的三篇文章,吹响了在历史观上拨乱反正的号角。紧接着展开了关于......
“哲学有什么用”或“哲学有什么价值”,同“哲学是什么”一样,是一个历久弥新、充满争议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缺乏立足于价值论、区分哲学“学科”与“学说”视角的解决。我们认为,哲......
人们常说,中国哲学家对西方哲学的了解,要远远多于西方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了解。当然,我这样说不是在责怪西方哲学家,而是在陈述这样一个事实,即在这两边的理解中存在着一种不对等关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首先陈......
1、对哲学概念的两种观察视角:逻辑的和语词的本文旨在讨论哲学概念的语词特性,这个讨论有一个合适的角度——即对哲学概念的“翻译”。但在传统的哲学平台上,“翻译”似乎天生不是一个“合适的”哲学问题。这是因......
一、从“名实之辩”看中西转换近代西学东渐,中国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界涌现了一批外来名词。如果这些名词所反映的对象中国本来没有,完全是从西方传来的,一般不会引起争议。如果指称中国固有的事物,争歧往往不断,并......
什么是物理学?什么是法学?或者什么是政治学?这些问题可以有很明确的答案,因为这些学科的对象和界限很明确。但是,如果问“什么是哲学?”,那么答案就不那么简单。在不同哲学家那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各不相同。......
在《哲学史讲演录》的导言中,黑格尔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哲学史本身就应当是哲学的”。从此以后,“哲学史就是哲学”这个命题被广为传诵,甚至被视为哲学史研究的圭臬。虽然后来也有不少哲学家指出,黑格尔的......
哲学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曾说过“所有的西方哲学都是对柏拉图的注释。”尽管这个说法从字面上理解是不真实的,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苏格拉底的朋友对后来哲学著作......
一、导论西方哲学的历史到了黑格尔那里第一次成为极为宏大的体系。在黑格尔的哲学史空间里面,从东方到西方,从一个哲学家到另一个哲学家,都是一环扣一环地紧密联系起来的,其联系之紧密犹如逻辑学里的概念范畴之间......
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哲学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强调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他说: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