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中国哲学  >  先秦哲学

【诸山】先秦儒家的社会契约意识

虽然历史上的中国并非一个传统的契约社会,也远未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但契约意识在古代中国早已有之。契,原意为刀刻或刀刻之文,如《诗经·大雅·绵》:“爰始爰谋,爰契我龟。”《周易,系辞下》:“上古结......

阅读全文

【陆建华】告子辨析

告子(本文所言告子若无特别说明,均指《孟子》中的告子)是与孟子同时的著名儒家学者①,其性无善恶论以及不动心、仁内义外等学说在先秦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但是,告子生平却不为人所知。东汉赵岐注《孟子》时最早交......

阅读全文

【陈来】帛书易传与先秦儒家易学之分派

郭店竹简发表之后,其中的《缁衣》等篇,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就是在战国楚地流行的文献文本,不一定是楚国或楚地文化自身的产物,而有许多是传自中原的。如战国中期齐国的文化最为发达,诸子百家都在齐国寻求自己......

阅读全文

【尚杰】“墨经”新解

以往学界讨论墨辩之学更多关注墨子所持的观念或立场,而没有考虑到墨子也是在用语言讨论语言。在这方面,《墨辩》甚至可以称得上中国古代文献中最为专业和艰深的著作之一。①墨子是墨家的精神领袖,但与儒、道比较,......

阅读全文

【李尚信】论今、帛本《周易》卦序的先后问题

帛书《周易》的出土,使我们看到了不同于通行本(即今本)《周易》卦序的另一种卦序。这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帛本卦序与今本卦序是一种什么关系?哪种卦序产生在先,哪种卦序产生在后?哪种卦序是《周易》古经......

阅读全文

【常森】简帛《五行》篇与孟子之学

《五行》篇重见天日之后,其与孟子之学的关系最受学界关注,涌现了一批富有创见的著论。但不应讳言,现有成果存在诸多牵强附会、本末倒置之弊,有的甚至表现出一定的神秘化倾向,因此,很多问题仍需仔细研讨。比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