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中国哲学  >  先秦哲学

【王瑞来】《论语》开篇发覆

问题的提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的这三句话,耳熟能详,平直易解。手头一部金良年的《论语译注》对此做了如下翻译:“孔子说:学了能按......

阅读全文

【陈水德】易道同质的内涵根据

“道”与“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根脉。二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以自然为本源,以“推天道而明人事”为共通的思想趋向,以上古母权制时代为共同的文化起始,同是天地自然之造化,民族文化之核心。二者的主要......

阅读全文

【施仲贞】《论语》中“异端”研究史考辨

一般皆认为“异端”一词最早出自孔子,《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然在先秦典籍中,它并非仅此一见。与孔子同时代的邓析就用过此词,《邓析子·无厚篇》:“故谈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

阅读全文

【沈顺福】后期墨家形而上学研究

所谓的后期墨家,指的是《墨子》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和《小取》等六篇所构成的一种学派。这个学派,严格说来,并不能够成为一个体系,因为,六篇的作者显然不是一个人,其中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