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中旬,安靖如教授来北京参加学术活动,借此机会,本报记者就现代儒学、中西哲学等问题采访了安教授。从“恻隐之心”到“万物一体”记者:建构后现代主义针对世界现在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出了“人与自......
黄枬森,1921年11月生,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42年考入云南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5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结业。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国务院学......
安德鲁·戈登(AndrewGordon),哈佛大学Lee&JulietFolger基金历史学教授、日本近代史研究专家、日本劳工史研究方面的领军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日本的劳工、阶级、社会和政治......
编者按:儒学热如果不“误入歧途”,就必须从严肃的研究出发,以学术为底蕴。儒学的传统是怎样的形态?儒学在当下应如何发展?尚待解决的迫切问题是什么?著名中国哲学史专家郭沂先生提出了当代儒学的“范式”一说,......
张文喜(1961-),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政治哲学。先后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月刊》等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
陶德麟,1931年10月生,湖北武汉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195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留校任李达同志学术研究助手。1978年积极投入反对“两个凡是”的理论斗争,参与真理标准大讨论,在《光明日报》、......
5月15日,恰逢清华大学哲学系建系85周年,记者在会议间隙采访了杨国荣教授,就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等相关问题做了交流。学术传承与中国哲学研究记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的研究逐渐呈现多样的发展趋......
陈先达,1930年生,江西鄱阳人,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从1991年起享受政府津贴。现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评......
徐碧辉(以下简称“徐”):滕先生,您原来是专门研究美学的,但近年来,您转向了教育的研究,并且作了许多实践性和实验性工作。那么,您能否谈谈,您为什么会有这种研究方向的转向,是什么原因和契机促使您去研究和......
李世涛(以下简称“李”):请谈谈您本人的工作和学术活动经历。齐一(以下称“齐”):从1946年到1949年,我在华北联合大学作研究生、助教,一直到作华北大学的教员,后来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在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