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学术规范建设是指学术界内外为了防治学术失范和学风不正等行为和现象,为建树学术规范所做出的一系列探讨和努力,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迄今为止,学术规范建设历时二十年,经历了讨论与争鸣、行动与实施......
当我们面对学术大师枯竭的时代,是嘲笑我们自身的学问功夫的低劣,还是责备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千万次地追寻”这个问题之后,唯一能够留给我们每一个学人的教训是,做好我们自己的学术。只有如此,方可走出中国社......
谈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举一个例子。不久前,北京大学的季羡林先生去世了。很多媒体都称季老为“国学大师”,为此还引起了争论。季老的研究领域算不算“国学”,这个当然值得商榷,但我们大家公认,季老是一位了不起......
表面上看,这种以量化考核为核心的学术评价机制是一种简单易行、合理甚至公平的评估方式。但事实上,这样做彻底抹杀了人的创造潜能的多样性崇拜量化考核使学者沦为生产论文的机器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高等院校和科研......
近读余英时氏谈季羡林、任继愈等“大师”和于建嵘氏谈县政改革乃解决社会危机的“以空间换时间”两篇文章,尽管二者谈论的是不同问题,前者谈学术后者谈政治,但是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如所周知一个多世纪来有着无数的......
近年高校学术丑闻不断,但经由行内揭发、媒体曝光后,真正受到严肃惩戒的不多。教育部平时振振有辞,甚至表示对学术腐败“零容忍”,但关键时刻却不见了身影,一再不作为,实在令人费解。根据现有体制,中国的各类大......
实际上,无论是朱学勤先生还是汪晖先生,对于90年代之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知识分子而言,他们起到的作用——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是巨大的,某种意义上这两位都称得上是这一代青年的“启蒙者”。自从今年三月汪......
对于那些从定量数据中得出的定性结论,总是取决于其应用中的智慧。——加菲尔德科学计量学指标并不是要取代专家,而是为了能够对研究工作进行观察和评论,从而使专家能掌握足够的信息,形成根据更充分的意见,并在更......
日前,国际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抨击北大引进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再次把当前学术界存在的一些如弄虚造假、抄袭他人成果、用钱刊发论文等不良现象推上风口浪尖。这些不良现象是学术界的不和谐......
学术研究不仅是学者的一种生存状态,更是知识分子和人类的精神诉求。当学术研究中的非学术因素成为一种主导时,不仅带来研究者的精神变异,更带来学术的社会性危机,最终将使学者和学术都失去社会的公信力。但究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