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学术批评  >  学术批评

【赵振宇】学术评价存在“两个凡是”现象

现在高校和一些科研机构在评价论文或其他科研成果时,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两个凡是”现象:凡是提交有外国人参加的“国际会议”和有外国人肯定、称赞的论文,水平就一定高;凡是引用了外国人的著作和语录的论文,水平......

阅读全文

【唐小兵】学术批评的潜规则

一谈到中国学术的自主性和问题,我们总是很容易习惯性地把这些弊病归咎于体制性的“终极原因”,比如学术自由、学术独立等客观社会情境。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甚至有时候并非造成低劣学术的最关键的原因。学院自身......

阅读全文

【牛可】大学革命、大学理念与大学领袖

学院时代和大学革命迅疾的、全面的、具有根本的进化意义的转型和变迁有时被冠名以革命。美国高等教育就确曾有过这样一场革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德曾以如椽大笔写下一篇以“高等教育的革命”为题......

阅读全文

【朱福惠】加强社科研究的政策引导

范式是美国学者库恩提出来的概念,是指知识共同体的信念,包括方法论、思维定势以及评价准则等。范式是不断继承与发展的信念体系,传统的范式总会被新的范式所取代,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科研评价体系与科研政策是困......

阅读全文

【刘大椿】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创新平台

当下,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或管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何寻求解决之道?最重要的是认识到现行评价方式与发展实际相脱节这一矛盾,针对性地把评价管理的创新作为解决的方向。理性地构建管理创新平台,这应当成为评价改......

阅读全文

【周书灿】学者应如何面对学术批评

笔者在读书过程中,对以下两件事,感受颇深。一是《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的《序言》中亦言及其早年读书时发生的一件事。1928年,杨先生读高级中学时,已开始对《墨子》和《墨经》作......

阅读全文

【祁志祥】学术批评的简单化

声讨“学术泡沫”的檄文近来屡屡见诸报端。理解、赞同之余,又感到有个共同的不足,即这些文章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制造“学术泡沫”的深层机制问题,而把造成“学术泡沫”的原因仅仅归结为个人学风的“浮躁”。现在的......

阅读全文

【龙敏飞】最大博士群在官场是最大的学术不端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杭州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据了解,官员凭借手中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在博士考试中“脱颖而出”,甚至有的官员连正式的大学毕业学历都没有,却能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