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逻辑模态指的是事物和命题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等这类性质。模态逻辑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必然性与可能性的逻辑。因为涉及到必然性与可能性这样一些哲学概念,模态逻辑又称为哲学逻辑,是哲学逻辑中最先发展起来的一个重......
在文献[1]至文献[4]中,笔者曾评析了几位西方权威的相关论点,在此,通过批判并消解雅布罗“非自涉”悖论等,进一步对几位西方权威的相关论点加以评析。1 雅布罗悖论的消解雅布罗(S.Yablo)的“非自......
自然语言逻辑是一门交叉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研究工具是现代逻辑,研究目的是把自然语言转换成一种计算机可以处理的信息。”[1]现代逻辑的热点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已经扩大转移到与自然语言和计......
在科学发展史上,休谟是第一个对归纳法的合理性提出质疑的哲学家。他认为,“不可能有理证性的论证来证明,我们所没有经验过的例子类似于我们所经验过的例子”。休谟对归纳法的这一质疑,被康德称之为“休谟问题”,......
在中国哲学史和逻辑史的研究中,有一个流行的看法,认为墨辩即《墨经》中关于“辩”的理论或曰“辩学”,[1]就是逻辑学,称为“墨辩逻辑学”或“《墨经》逻辑学”。这是当代的一大“造说”,溯其渊源,梁启超创立......
近年来,我国逻辑学界前辈学者马佩教授,就逻辑悖论问题接连发表了7篇文章,在阐发自己研究结论的同时,与多位老中青学者展开平等求真的对话与讨论,有力地推动了国内有关研究的发展。尤为令人感佩的是,在最近发表......
本文的动机因谢尔兹著作《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作中的逻辑与罪》引起。国内有译本,书名只取《逻辑与罪》①。确切地说,它正好撞在了本文先行拥有的问题意识上,可以借题发挥了。问题的提出:“逻辑与罪”的“与”......
近几十年来,人们尝试不以形式语言为中介、而是重新直接用自然语言来研究人类推理的基本模式,这些尝试被称做“自然逻辑(naturallogic)”。其中最具影响力工作之一是20世纪80年代范·本特姆(Va......
数理逻辑在我国获得较广泛的传播,大约是在80年代中后期。[1]作为一种形式系统,数理逻辑所特有的那种严密和精致,确实让国内的逻辑学者大开眼界。一时间,用数理逻辑“取代”普通逻辑似乎成了大势所趋。然而事......
“有一个爱好虚构的思辨体系,但思想极其深刻的研究人类发展基本原则的学者一向认为,自然界的基本奥秘之一,就是他所说的对立统一[contactofextremes]规律。在他看来,‘两极相逢’这个习俗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