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哲学变革与哲学理解范式转换马克思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了哲学变革,用一种“时代精神的精华”——新哲学代替了“解释世界的万能公式”——旧哲学。但是,学界对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内涵和关节点的理解和认......
一人权的普适性与文化的差异性之间关系的论争,无疑是当代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景观。世界文化是异彩纷呈的,但大致可以分成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两大类型。世界上几乎没有哪种文化公开拒斥或否决人权的有效性,......
港台文化哲学研究是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港台文化哲学研究的总体状况作简要介绍。一 如何理解文化哲学唐君毅先生在《哲学概论》中专设一章讨论文化哲学。他指出:“文化哲学一名,乃中国古所未......
这是一个文化对话的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等全球化因素使书桌边的学者可以、甚至不得不随时面对世界上迥然相异的文化传统,而在几千年文明史中,大部分学者终其一生,更多是沉浸在自己的传统中,遥远的异族文化只属于偶......
东方的发现本身,便具有文化相对的意义。这意味着,东方是在文化相对的语境当中被发见的,假若缺失了比较的任何一方,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自体封闭界域内都不可能发现近代意义上所谓的东方。被碰撞出的“东方”概念......
究竟应当如何看待文化?这个问题不仅对于文化研究和文化哲学研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探讨当今社会生活之中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解决相关问题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从迄今为止国内外文......
“文化景物”是受20世纪90年代世界遗产公约保护的一个范畴,它要求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之间的差别,以及在这个语境下对自然和文化的关系进行重新评价。尽管有自然物和人-制造物的相互渗透的争论,但我认为,即使承......
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兴起与发展是西方哲学的突出特征。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以对作为人类文化特质的深切关怀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化哲学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热点,西方文化哲学成为西方哲学研究的热......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其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力量之源,也是造就中华文化浩瀚弘通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
赵汀阳的论文提出了这样一个陈述:“我们所谓的世界,现在仍然是一个非世界”。从这个前提出发,通过借用霍布斯关于混沌的观念来刻画这个主要是由于西方这几个世纪以来在世界上的主宰地位而造成的“非世界”,赵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