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在一些人看来,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与强调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是矛盾的。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它们并不对立而......
以美国哈佛大学已故著名思想史家史华慈教授的两篇重要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作者的解读和阐释,展示出了史华慈比较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独特方法和透视路径。史华慈试图证明:毛泽东发动“文革”运动的直接动因虽然不能排......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
西学东渐以来,从中国有无宗教、有无哲学,到有无科学,围绕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争论风云激荡。目前,中国有无科学再次成为争论热点。王树人先生(老树)提出的“象思维”问题,基于中国“道通为一”之高境界、大视野,......
在人类历史上,法律随着文明的脚步,刚刚走出原始混沌的门坎而跨入国家初始的时代时,中西思想家对法的探索曾走过一段共同的道路,那就是于神意中解说法,视法为神灵意志的体现,但未经多时,生活在不同文明下的先贤......
在“比较哲学”的谱系当中,“文化原型”的比较亦具有重要的价值。就方法论而言,这种新的比较方法通过四重途径才能实现:首先,文化原型的比较要求回到哲学思想的比较双方的发源地进行比较,但这并不是还原到“神话......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
在当今全球化大行其道、西方文化话语强势扩张的背景下,面对当代人类所共同关注的文明发展问题,立足于世界发展视野来检视中国传统的文化哲学资源,做出富有启示性的回答,无疑是当代文化哲学建构的重要主题。基于这......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学术主张,文化相对主义已出现多年,而从它产生之日起,人们就有迥然不同的看法。至今,围绕着文化相对主义的争论仍然相当激烈。在笔者看来,有些争论确属名词概念之争,并且在我们这个人人会讲“......
一、引言:理性与文化谈到西方的理性主义,最好的表述莫过于法国十七世纪的哲学家笛卡儿了。他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是:“除非有我们的理性的证据,否则我们是不会为任何的真理所说服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受到“范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