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哲学总论  >  哲学总论

【李文倩】哲学是一种祈祷

述而不作或少作的现象,在世界各个文明的历史中,似乎都有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跟世界上的许多事情类似,这一现象的长期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技术性条件的限制,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因素,比如我们可以设想:生活在......

阅读全文

【卢风】哲学回归生活

一从词源学上考察,汉语中的“哲学”一词是外来语。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将希腊文philosophia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黄遵宪、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

阅读全文

【谭安奎】古今之间的哲学与政治

2003年,英国著名的《新政治家》(NewStatesman)杂志介绍了我们时代的12位大思想家,纳斯鲍姆(MarthaC.Nussbaum)名列其中。纳斯鲍姆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哈佛、......

阅读全文

【张能为】伽达默尔与“哲学是否终结问题”

在西方解释学史上,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实存性解释学”基础上真正完成了从技艺学、方法论意义的解释学向本体论解释学的转变,创立了哲学解释学。理解与解释成了人的存在和生活的一种方式,理解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经......

阅读全文

【杨国荣】问题与方法:哲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哲学的问题与哲学的方法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的问题内在地规定了哲学的方法。这一点,从当代哲学的不同形态中也可以注意到。比如,对于分析哲学来说,他们所要处理的问题主要与意义相关,而这......

阅读全文

【陆剑杰】也谈“什么是哲学?”

一、导言我的朋友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在《哲学研究》2009年第11期发表《什么是哲学?——从人文学科的视角看》一文,在此之前,他还在2009年6月16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分野......

阅读全文

【贺来】“内在超越”与哲学的批判本性

批判性是哲学最根本的理论性质之一。长期以来,虽然哲学史上不同哲学家和哲学派别对哲学批判本性的具体理解不尽相同,但都共同渗透和体现着哲学特有的批判精神。苏格拉底自称“雅典的牛虻”,康德把其哲学称为“批判......

阅读全文

【程广云】论哲学的多样性与对话的可能性

一 哲学何以多元哲学多元,几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门比其他任何学科更古老的学科,至今却连“什么是哲学”或者“哲学是什么”之类前提性或基础性的问题都无法求得一致答案,这对其他任何学科而言都是匪夷所思的。......

阅读全文

【赫费】为什么会有哲学?

   对于哲学,我们所期望的是它能够提出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以便能做出同样根本性的回答。事实上,哲学研究的是困扰人们甚至整个人类的一些基本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自然是什么?对自然我们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