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盖指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生态观就是人们对生态问题的看法、观念。早在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rnstHaeckel)就提出了“生态学”一词,专指研究生物及其住所的......
本世纪以来,随着敦煌本《坛经》和其他禅籍的发现,中外学者围绕着《坛经》作了许多研究,并就一些问题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争论。如《坛经》的作者究竟是谁?《坛经》与惠能思想的关系如何?《坛经》是如何形成并流传的......
一、问题的由来自印度正统派哲学的吠檀多派的根本经典《梵经》(BrahmasUtra,约200-450)问世以来,到吠檀多哲学家商羯罗(ZaGkara,700-750)将其活动中心移至南印度的期间,吠檀......
导论佛教在西方真正为人所了解还只有150多年。尽管自13世纪以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旅行家和传教士们同当地的佛教传统有过许多接触,但还没有揭示佛教的历史及其透过在大多数亚洲国家传播的信仰和学说的极......
萨满教是蒙古族固有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和一切原始宗教一样,同属于多神教。其基本特征是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祭仪形态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萨满的职能是充当人神之间的使者,为本氏族消除灾祸,为患......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科学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便利;同时,西方工业现代化伴随的消极后果也逐渐显露,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
藏传佛教是一种由伦理范畴和认识范畴所组成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伦理范畴较之认识范畴更为重要,因为佛教本身的重心在于道德层面,在于出世的伦理范畴。其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它的理想境界、信仰方式和宗教修持等方面。......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之前,蒙古族民间几乎没有系统完整的宗教信仰。在民间流行的主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萨满崇拜即巫术之类的原始宗教。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与蒙古人古代宗教观念相接触,于是它们逐......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载:“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存口授浮屠经。”是说西汉末年景卢从外国使节那里听到了佛经,从此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内地,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佛教作为一种外......
中国佛教哲学在当代社会,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若果是有,又有什么样的现代价值?这是研究中国佛教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传统只有经过价值重建才富有鲜活的生命力,我们需要通过怎样的现代转换工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