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之学是道家学派在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个分支,它肇始黄帝,本宗老子,以热衷于探讨治国之道的鲜明特色而有别于约略同时出现的以庄子为代表的另一个道家分支。笔者曾撰《先秦黄老思潮源流述要》一文[1],对先秦黄......
一、黑水城《吕观文进庄子义》残本的发现黑水城是一座西夏时代的古城废墟,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25公里处。1908—1909年,俄国探险家柯兹洛夫先后两次在黑水城遗址掘获了大量......
所谓命,是决定人生贵贱福祸的、带有必然性与神秘色彩的某种异己力量。作为一种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异己力量,命亦称做天命。汉人严遵曰:“所授于德,富贵贫贱,夭寿苦乐,有宜不宜,谓之天命。”(《老子指归·道生篇......
历代论“道”的文章不胜枚举,一般称为《道原》或《原道》,所原之“道”或有道家之道,或有儒家之道,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本文拟谈《老子》、《庄子》之道,敬请方家指正。一、《老子》的“道”之体与“道”之用本文......
中国思想在汉代形成了儒道互补的基本格局,到佛教传入成势,又演变成为三教鼎立。这样的思想格局逐渐养成了中国人理解学术的一种基本眼光:任何学术立场的继承或者排斥,思想者的心目中都暗存了一个三教分立的背景。......
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若论影响力最大之宗派,则无疑推出禅净二宗,但若论在民众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又首选净土宗。曾有人称,禅宗主要是知识分子的宗教,而净土宗却是普通百姓的宗教,此说曾引起许多人的反驳,但其中......
一、隋唐儒、佛鼎立的思想学术新局面的出现隋唐时中国进入了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最强盛的时代,文化领域也迎来了学术思想的新局面,出现了一番迥异于以往的兴盛景象,儒、佛、道等各家各派的学说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大乘佛教兴起时,从佛教本生故事中演化出“自利利他”的本愿思想,宣扬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四弘誓愿”菩萨救济精神,一时出现了崇拜信仰菩萨的风气,各种本愿纷纷出现。如后汉支娄迦谶译《阿閦佛国经》中有阿閦佛......
陈兵教授,国内知名的佛教学者,1945年生于甘肃武山,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现任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主要著作有《佛教禅......
“性空”与“识有”是佛教中影响较大的两个观念,也是联系密切的两个观念。二者在早期佛教时期就已有某些思想萌芽,但系统论述它们的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主要分为中观和瑜伽行两大派别。这两派不仅是印度佛教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