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中国哲学  >  专题研究

【谢金良】易理与佛理本无二致

《周易》作为儒家经典,有与佛学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许多基本观点和思想范畴难以融通。所以,易学与佛学这两大学术体系在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彼此之间联系很不密切。那么,如何才能揭示易学与佛学之间的思想联系呢......

阅读全文

【葛荣晋】关于中国实学历史定位的理论思考

一儒学与实学的关系,实际是如何准确地把握中国实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定位问题。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展实学研究以来一直存在着的、至今尚未取得统一认识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如何回答这一问题,是以如何理解......

阅读全文

【冯昭仁】《周易•剥》卦爻辞重诂

自汉以降,对《剥》卦卦爻辞的诠释,均以剥(bō)床为喻,几无例外。对此,笔者发现有两点值得商榷:其一,《剥》卦究竟应读(bō)卦,还是(pū)卦?依卦辞“不利有攸往”,以及《彖》与《大象》传的诠释,“......

阅读全文

【程志华】中国哲学术语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与其他很多现代教育制度下的学科一样,中国哲学学科也是通过引进西方的学术范式建立的。传统经学术语系统向现代哲学术语系统的转变承载了中国哲学学科的建立。因此,如果说“问题意识”和“内在结构和旨趣”的变化是......

阅读全文

【韩星】秦汉政治文化整合中儒学思想的变异

【韩星】秦汉政治文化整合中儒学思想的变异秦汉之际,在经过一阵战乱之后,政治又归于一统。在从秦统一到汉武帝这一百多年,经过政治的引导,思想家的配合,即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构建,共同完成了秦汉政治文化整合......

阅读全文

【龚建平】乐教与儒者的宗教情怀

如果说“礼教”是“德治”的一面,那么“德治”的另一面,则是作为目的追求的“乐教”。礼虽源于宗教祭祀,却因“政教合一”多沦为治术而为后人所诟病。而乐教则是更深切地落实到大众之中的。即使从人格完善的角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