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中国哲学  >  专题研究

【金春峰】中国哲学之与“两个世界”

“中西文化交汇下的中国哲学重建”(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2周年学术研讨会)系岳麓书院创建1030年系列学术会议之一,于2006年4月24日至25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隆重举行。关于“中国哲学”学科反思已经成......

阅读全文

【刘康德】论“爻”及“爻”之含义

一、“爻”之运用在中华字库里,大概没有什么字能像“爻”字那样使用如此专门、独特:它(“爻”字)不太会出现在我们常见的报刊、杂志上,更不太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文件、通知中,它只出现在《周易》及相关的古籍里。......

阅读全文

【向世陵】中国哲学“反本”“复性”论研究

在中国哲学的理论系统中,“反本”“复性”论充分刻画了中国哲学的特色,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目的追求。自先秦至宋明,这一追求展现给我们的,是它区别于向外、向上追寻超越的哲学本体,是它开辟了一条以回复到根源......

阅读全文

【彭昊】论“庄出于儒”

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群雄逐鹿,战乱连绵,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士人阶层)的“英雄时代”,也可以说是他们悲剧的第一幕。当时私学并起,百家争鸣,诸子纷纷标新立异,成一家之言。其中显学首推儒墨。道家创始......

阅读全文

【张立文】中国语境下的中国哲学形式

中国哲学要“自己讲”,“讲自己”。中国哲学自身经历了先秦百家之学,秦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儒、释、道三家之学,宋元明清理学和近代新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哲学传统。但在现代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以西方的真理为真......

阅读全文

【庞朴】试析仁义内外之辨

《孟子》中记录有孟子同告子辩论人性和道德的一些资料,是了解孟子和告子以及人性论史和伦理学史的宝贵文献。其中有个核心论题是,告子倡“仁内义外”说,孟子则主张仁义皆发自内心;二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读来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