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中国哲学  >  专题研究

【谢遐龄】直感判断力:理解儒学的心之能力

一、牟宗三误读孟子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一书引述程明道下述言论:“明道告神宗曰:‘先圣后圣若合符节。非传圣人之道,传圣人之心也。非传圣人之心也,传己之心也。己之心无异圣人之心:广大无垠,万善皆备。欲传圣......

阅读全文

【向世陵】易之“生”意与理学的生生之学

易学哲学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概括,“生生之谓易”便是《易传》对“易”之性质的一个基本定位。这一定位在今天可以说比以往更多地得到人们的认同,它的意义在于揭示了易学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看待人和周围世界的最根......

阅读全文

【张次第】儒家劝学的当代社会价值

学界对于儒家文化思想的研究成果甚多,但从研究的侧重点看,绝大多数研究是倾向于儒家的人生、社会思想主张、哲学观点、教育思想及方法的系统整理与理论阐发,以及对这些文化思想的现代价值意义的揭示与阐发;而对儒......

阅读全文

【董平】“儒道互补”原论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揭示“儒道互补”之义,认为“老庄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庄子“避弃......

阅读全文

【丁四新】《易传》类帛书零札九则

一、高尚齐虖星辰日月而不晀帛书《二三子》云:二三子问曰:“《易》屡称于龙,龙之德何如?”孔子曰:“龙大矣!龙形遷叚,宾于帝,俔神圣之德也。高尚齐虖[,一行上]星辰日月而不晀,能阳也;下纶穷深潚之潚而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