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这一合成词①在先秦已经出现,但“形”与“象”两者在古典思想世界中的意义并非完全同一,这在许多文献中都有反映。如《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淮南子·天文训》......
一伽达默尔坦言,“像古老的诠释学那样作为一门关于理解的‘技艺学’,并不是我的目的。我并不想炮制一套规则体系来描述甚或指导精神科学的方法论程序”[1](《第二版序言》),他所关注的是“超越我们的意愿和行......
近些年来,笔者不仅提出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有别于西方传统的意识哲学的“身体哲学”,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与此相应,中国古代的符号系统亦为一种有别西方传统的意识符号系统的“身体符号”系统。在笔者看来,这种“身......
本文接续对“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问题的讨论,认为即使这一问题目前尚不能得出确切的回答,但对中国解释经典的历史进行一番梳理起码可以丰富西方解释学的内容。作者分析了中国历史上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解释经典的方......
有没有情感理性?何谓情感理性?这可能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基于我对中国哲学的一种理解。我认为,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是“情理”之学。 有人忌讳谈情感,认为情感是低层次的......
虽然,在胡适以前,中国已经出版过以《中国哲学史》为名的著作,但在学术史上,大家都认为1919年出版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哲学学科成立的标志,也是中国哲学研究话语近代转变的标志。关于这一点,当......
房子的地基叫做“基”,大树的树干叫做“本”。所谓“基本问题”,就是说它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我们学习和研究一门学科,抓住这个学科的基本问题很重要,就像要进入一个房间,掌握了进门的钥匙一样。每个学科都有自......
命题和定义都属于方法论的范畴,许多西方学者及一些东方学者认为,在古代中国没有对方法论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甚至没有形成固定的方法论的体系。(参见俞宣孟,第41-50页)比如,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西方科学的......
四、中国古代推理的基础:分类本文上篇第三节的讨论已经表明,中国古代的先哲们能够确切地理解命题,并且能够很清晰地给出命题。但他们是如何对命题进行判断的呢?进一步,他们是如何从一个命题合理地到达另一个命题......
一、早期的“国学研究”与“中国哲学”“国学”与“中国哲学”都是中西文化交汇而产生的概念,它们差不多同时出现在20世纪初的中文著述中。“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首先关涉中国传统学术中是否有“哲学”,而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