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儒家哲学研究有了很大发展。因用来处理、分析问题的方法主要是西方哲学方法(如基于形式逻辑基础上的概念、逻辑分析),缺乏本土哲学方法理论的建构,不仅影响其深入研究和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
一、儒、墨两家的根本分歧“仁”与“义”是先秦时期至高的范畴,是古代文化两个重要的“遗传密码”。儒学与墨学在战国时被并称为“显学”,韩非子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一、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带来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承认文化全球化,二是认为全球文化会多元化,三是主张全球文化多元一体化。“文化全球化”论者认为全球化......
儒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哲学,因而其全部关怀主要也就凝聚于现实的人生。但儒家的人生关怀又不仅仅是就人生论人生,而常常是从天的角度看人,并从天道的角度规范人生。所以儒之为儒并不在于就人生论人生,更重要的还在......
一讨论现代性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关系,涉及到“现代性”这样一个意义极其复杂的概念,为了避免失之过分笼统,必须先作一点限定与说明。这里说的“现代性”,主要是指中国的现代性。我以为中国的现代性在19世纪中......
由于无节制地扩张物质欲望而不择手段,片面地追求发展速度和短期的经济效益而不计代价和后果,人类正在吞咽自己酿造的苦酒。当前,疫病的流行、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的匮乏,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
大多数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彻底排斥宋明理学,却十分提倡先秦儒家。确实,自利玛窦起,他们在其许多中西文著作中表达了类似的立场。但是,如果我们更仔细地研究这些著作,特别是他们所翻译的儒家经......
多年前,庞朴先生有过《谈“玄”》一文①,但读过之后,总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故重新论“玄”,论及与“玄”相关的事与理。一、论“玄”1.“玄”之字义。传统对“玄”的解释,总是先从“玄”之字义入手,即“玄者......
一《淮南子》的杂芜早已是众口一词。自《汉书·艺文志》立“杂家”之名纳《淮南子》入其目下,后世史志遵而从之,一致地视《淮南子》为“杂家”而安顿在“杂家”的类目之下,无一例外。今日颇有人倡言《淮南子》应当......
长期以来,在中国哲学界存在一种认识,这就是把中国哲学视为伦理道德哲学,来源于古人的道德直觉或道德体验。牟宗三先生在其《中国哲学的特质》中曾说:“它(中国哲学、儒家思想)的着重点是生命与德性。它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