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参加这个会我想谈一个非常专业性的题目,因为今天是第一场报告,作为开场锣鼓,不能够唱太专业的戏文,我想就谈几个大家可能比较感兴趣的问题,题目都很大,恐怕与我要讲的实际内容有些不相称。谈三个问题,第一......
秦汉以后,墨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派别,其影响被挤压到了很小的范围,但墨子人学和儒家人学一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却发挥着影响和作用。时至今日,人们的某些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仍能让我们寻绎出受墨子......
一战国秦汉时期对“名”的讨论极为活跃,几乎任何一家思想都谈“名”、重“名”。不仅所谓的名家,还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乃至兵家、阴阳家都对“名”有着独特的理解,都将其纳入到其学说中,成为讨论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来,随着诸多先秦、秦汉简帛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许多疑案得到了科学的解决。其中之一就是曾受到广泛怀疑的孔子传《易》之说,终于初步得到了证实。但还有许多深层的问题尚待探讨。如:孔子为何“晚而喜《......
《易传》七种十篇的作者及形成时代,宋以前毫无疑议,均认为是孔子所作,自欧阳修作《易童子问》对《系辞传》为孔子所作提出质疑后,清代崔述的《洙泗考信录》不仅认为《系辞传》非孔子所作,甚至认为其他六种均出于......
兴起于战国时期的黄老学是道家学派的一个分支,它是百家之学充分争鸣的产物,同时又对先秦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拟略述先秦黄老学对百家之学的融汇整合及其思想史意义。一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
庄子既反对“江海之士”的避世,即抛弃世界而隐迹山林,也不赞成儒家的入世,即卷入国家政治生活而居于庙堂,而是主张藏迹于世界的世俗生活当中,又与这个世界保持距离。据此,我们可以用庄书中本有的一个词——“游......
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展开,学术界关于老子及其著作的研究有升温的趋势,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然而,老子哲学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它为什么能够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其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是什么?如果我们稍......
一、道不可言道与言的关系,是庄子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在道与言的关系问题上,庄子与老子的态度基本一致,他们都认为,道不可言,言不及道,名言与道之间是相离、相悖的关系。庄子在《知北游》中说:“道不可闻,闻......
一、子夏传习《归藏》有一段关于孔子弟子子夏(前507—前420)引述易学资料的记载,见于《孔子家语·执辔》、《大戴礼记·易本命》、《淮南子·坠形训》中,也散见于纬书《春秋考异邮》等书中。各处意思几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