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中国哲学  >  秦汉哲学

【葛志毅】河洛谶纬与刘歆

河图、洛书乃是汉代谶纬之学兴盛的思想传说根源。从文献记载考察,至少自春秋战国以来它已在流衍传播之中,但对其意义内涵的确切阐释却只能追溯及刘歆。以刘歆的这个阐释为核心,汉儒将当下及前代流传下的相关资料汇......

阅读全文

【刘大钧】续读马王堆帛书《衷》篇

子曰:万物之义,不刚则不能动,不动则无功,恒动而弗中则[亡,此刚]之失也。不柔则不静,不静则不安,久静不动则沈,此柔之失也,是故键之“炕龙”,壮之“触蕃”,句之离“角”,鼎之“折足”,酆之虚盈,五者,......

阅读全文

【陈静】说《淮南子》的杂

一《淮南子》的杂芜早已是众口一词,自《汉书·艺文志》立“杂家”之名纳《淮南子》入其目下,后世史志遵而从之,一致地视《淮南子》为“杂家”而安顿在“杂家”的类目之下,无一例外。今日颇有人倡言《淮南子》应当......

阅读全文

【任蜜林】《易纬》各篇形成考

对于《易纬》,前人多认为其属于孟、京之学,成书于西汉哀、平之际。这一论断基本上得到学界的承认。然而这一看法尚嫌笼统,因为《易纬》本身并非形成一时,其各篇的思想倾向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易纬》的成书有......

阅读全文

【曾德雄】公羊学及谶纬中的三统论

汉代秦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改朝换代,在此之前均为部落之间的征伐,并无一个统一的朝代出现。秦始皇一统天下,前所未有;刘邦剿灭秦朝,天下整体易手,也向所未见。在政权转移之际,有两个课题必须面对、解答......

阅读全文

【梁宗华】董仲舒新儒学体系与道家黄老学

董仲舒所构建的新儒学体系实际呈现一种多元的开放的结构,其中道家黄老学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他借鉴了道家哲学的道论,通过重新诠解“元”概念,使其理念中的“天”开始具有本体的意义。而在对这种本体之“天”的......

阅读全文

【陈静】君者,群也——简论董仲舒的国家思想

董仲舒的国家思想非常丰富,头绪多,层次也多,有时候他是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引申出关于国家的一般思考,有时候又是以他的天论来隐喻地表达对国家的理解。全面研究董仲舒的国家思想不是一篇小文所能担当的任务,所以......

阅读全文

【方军】从治道视角论王符天人合一思想

王符,字节信,东汉著名思想家,在其代表著《潜夫论》中,王符对“天人之际”进行了自己较为独特的研究。王符在研讨“天人之际”的问题时,是紧紧围绕“治道根据的终极追问”这一核心话语展开的。从整体上讲,王符的......

阅读全文

【宋荣培】董仲舒的历史哲学

一、问题的提出如果说对既往历史所发生的事实和记录进行经验性和事实性的分析与研究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话,那么,“历史哲学”就是某一位“历史学家”或“思想家”按照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对既往历史事实的重新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