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中国哲学

【蒋国保】章学诚“六经皆史”说新论

对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含义,前辈学者已有种种的理解。通过梳理此说形成的过程,可以说明章氏晚年是从六经即政典的意义上断言“六经皆史”。这应该是他的定说。而他晚年的这一论断,乃由三个逻辑层次构成:(1)......

阅读全文

【干春松】康有为、陈焕章与孔教会

康有为及其弟子所进行的孔教会的主张与实践,近年来又被人所重视。特别是一些学者主张建立儒教,甚至提出要把儒家立为国教……这些我们都能看见康有为和孔教会的影响。康有为的孔教会的相关活动,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康......

阅读全文

【郭齐勇】“五四”的反省与超越

“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健将们的伟大历史功绩是永远不可磨灭的。然而如同历史上的一切思想家和思潮一样,其历史限制也是无可避免的。本文试图检讨一下启蒙思想家对待传统文化的偏颇与缺失,不当之处,尚祈专家指教。......

阅读全文

【张志强】从“理学别派”到士人佛学

与朱学排佛不同,阳明心学的兴起一方面以佛教为助力,而另一方面心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佛教心学的复兴。心学兴起的重要思想史后果,是促使士人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一个平视儒佛的制高点。这个制高点是从理的本来性向心......

阅读全文

【罗检秋】章太炎与诸子学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思想家和国学大师。他对先秦诸子,尤其是儒、道、墨、法等家学说有深人研究,他在近代历史条件下重新认识诸子的是非和文化价值,阐述其独到见解。一章太炎较早否定了儒家宗师孔子的至尊地位。认为“......

阅读全文

【干春松】王国维与中国哲学学科的建构

谁都不会否认王国维对于近代中国学术的贡献,但是将之作为一个哲学研究者的角色认定却是很模糊的。在郭湛波的《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中,王国维被看做是西方哲学的介绍和传播者,即所谓“早年西洋哲学之介绍”[1]......

阅读全文

【张永义】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

清初,具有遗民倾向的学者纷纷注解《庄子》,以寄托其隐遁或解脱之志[②]。钱澄之(公元1612-1693年)便是其中之一,他晚年成《庄子内七诂》(与《楚辞屈诂》合编,称《庄屈合诂》),专门发挥个人对庄子......

阅读全文

【吴仰湘】清儒对郑玄注《孝经》的辩护

郑玄遍注群经,尤重《孝经》,在《六艺论》中将《孝经》视为六艺根本,自称“玄又为之注”。①东晋以来,历南北朝以迄唐初,国学均立有《孝经》郑氏博士。然而,后世对郑玄注《孝经》屡生疑窦。最先是南齐陆澄“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