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中国哲学

【柴文华】康有为的保皇情结及伦理维度

一、问题的缘起衣俊卿博士在他的《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一书中阐释了“启蒙自我循环”问题,认为从新儒学的复兴、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大众文化的自律等现象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启蒙自......

阅读全文

【唐明贵】康有为《论语注》探微

《论语注》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避难印度的大吉岭时所撰,该书完成于公元1902年,刊刻于1917年。在这部书中,康有为融通古今,兼摄中外,陶铸涵泳,以今文经学为枝干,以西学为花果,以期收到“化古昔......

阅读全文

【徐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下的伦理嬗变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遭遇了千年未遇之变局。其中,传统伦理的嬗变无疑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使中国传承千年的伦理转变形态?这种力量当然不是单一的。经历了百年历史的沉淀,回顾......

阅读全文

【蒋国保】严复的“自由、民主”观

严复是近代启蒙思想家之代表,他所关注的是思想启蒙。从思想启蒙的需要出发,他很重视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不是为了给中西文化会通寻找途径,而是为了给学西方提示正确的文化选择取向,因而......

阅读全文

【冯契】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的“古今、中西之争是“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中心问题在政治思想领域的反映,它制约着哲学的演变。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通过“古今、中西”的相互作用,中国近代哲学论争主要在四个方面展开,即......

阅读全文

【姜广辉】《周易》卦名探原

韩愈说:“《易》奇而法。”这种“奇而法”的特点也体现在《周易》六十四卦的命名上。六十四卦的命名,无疑有一个创造者反复深入“玩观”的过程。但这显然不够,《周易》向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阅读全文

【程志华】“科玄论战”85周年祭

1923-1924年,在国内学术思想界爆发了一场掀起波澜的学术论战。这场论战是围绕着科学与人生观而展开的,由于人生观是玄学即哲学所探讨的内容,故这场论战也常常简称为“科玄论战”。“科玄论战”不仅是当时......

阅读全文

【吴根友】从比较哲学到世界哲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从一开始就是从比较文化的视野展开并以比较哲学的面目出现的,尽管在当时并没有比较哲学的学术意识。虽然当时的比较哲学还仅是以哲学比较的初级形式展开的,然而,这一新的哲学出发点使得中国近现代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