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外国哲学  >  专题研究

【石福祈】西方哲学中的“符号”概念

“符号”(symbol)是我们在学术和日常语言中频繁使用的一个外来词。从西方哲学的意义上说,符号就是意义载体。例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词语“美丽”、公式“1+1=2”、摇头的动作,它们分别指示着特定的......

阅读全文

【江畅】论本体的实质

自古以来,哲学家们对本体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但他们大多把本体看作是客观存在的,看作是人可以认识和把握的。这种客观主义和认识主义的本体论基本立场存在着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其症结在于他们对本体实质的把握存......

阅读全文

【黄裕生】自由与权利——论康德的政治哲学

实际上,自由问题是康德哲学最核心的问题。人的自由-自在的存在既是使现象界成为一个完整而可靠的法则世界的前提,更是一切道德法则的根据,而最后则是每个个人之绝对尊严与不可让渡的绝对权利的基础。人因是自由的......

阅读全文

【江怡】反思30年来我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

30年来的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为哲学研究以及思想文化研究搭建了共同的思想平台,使我们的哲学思考与西方哲学共同构成当今世界的哲学图景。研究阶段划分没有揭示出这段历史的真实意义历史总是与我们的时间概念打交道,......

阅读全文

【傅永军】现代性与传统 ——西方视域及其启示

现代性中的传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它是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考察现代性或现代化的基础。对于这样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存在着对立的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是把传统和现代性看做是两种不能并立的生活形式,对它们做二元论的......

阅读全文

【谢地坤】西方哲学研究30年(1978-2008)的反思

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在哲学领域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使得哲学的变革与政治的变革交织在一起。哲学的讨论不仅使哲学再次成为理论界的“晴雨表”,引发了深刻的思想变革和社会变革,而哲学本身包括西方哲学的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