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已经过去了,回想这一百年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各种不同的遭遇,很多感触。钟书兄比我大两岁,他的学识文章则比我高明得多,应该算是我的老师。他去世前,虽同在北京,但我从未到医院看望过他;去世后也没有写过......
世界的每一天都带来新的技术并不可避免地淘汰一批老化、过时的东西,哲学大师德里达的学生与好友贝尔纳·斯蒂格勒在他的重要的哲学著作《技术与时间》里这样说。事实上,在可读性方面,它算不上一本好书。有句对读书......
在《首字花饰集》中,法国著名作家于连·格拉克对20世纪文学有一段独特而风趣的评论:“本世纪的文学越来越酷似现代的野战军了,越来越被碍手碍脚的后勤装备吞掉了。某种装备为它远距离侦察,某种为它获取情报,某......
一位多年从事哲学研究的学者说:哲学研究者要想真正有所成就、有所创造,就必须立足现实,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问题中的哲学”变为“哲学中的问题”。这番话朴素却深刻,引人深思。“问题中的哲学”,即具......
《列子》是中国道家的重要典籍,地位仅次于《老子》、《庄子》。多数学者认为,《列子》成书于魏晋时期,也有些学者将其归之于先秦。书中有不少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内容丰富、深邃,想象奇特、诡异。其中有些医学幻......
在科学史中,天文学史原本就以艰深难懂著称,而佛经尤其是密宗经典则更是晦涩冷僻,而钮卫星博士的《西望梵天——汉译佛经中的天文学源流》,要从佛经(主要是密宗经典)中探寻印度天文学对中国的影响,所需要的知识......
5月26日,上海某报从《过目不忘——50则关于荣辱观的故事》一书中转载了三则故事,主要篇幅为第一则《十二生肖》(因为后两则加在一起字数还不及第一则的一半)。这则故事注明是“中国台湾沈默口述”的。沈先生......
作为中共“五老”之一,谢觉哉的一生是好学深思的一生。无论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时期,还是在国事繁忙的建设年代;无论是在艰难跋涉的长征途中,还是在延安窑洞的煤油灯下,他坚持读书学习数十年如一日。他对自己的要......
在日本当代思想史中,很少有人像竹内好这样受到“四分五裂”的评价。在日本乃至国际学界,从他的同时代至今,我们很难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竹内好的意象。有些人把他看作亲华派知识分子,有些人把他视为日本“亚洲......
胡适先生在其《<西游记>考证》中说该书蕴藏着“极浅极明白的滑稽意义和玩世精神”,此言非虚,但他又说其中根本无甚“微言大义”,所谓金丹妙诀、禅门心法、理学义蕴皆道士和尚秀才们的穿凿附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