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马克思主义哲学

【陈树林】葛兰西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贡献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奠基人之一,葛兰西以实践哲学为核心的包括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知识分子与文化领导权理论、社会进步与文化批判理论等在整个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葛兰西......

阅读全文

【吴学琴】齐泽克的“后意识形态”概念辨析

《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是斯洛文尼亚著名学者斯拉沃热·齐泽克创作于1989年的成名作,也是他最畅销的著作。该书一面世,立即成为美国左翼学术团体中“最热销的知识产品”。这位被称为旷世奇才的斯洛文尼亚的理论......

阅读全文

【唐正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熟悉国外左派学界最新动态的学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他们的解读思路中,基于经济线索的批判理论与基于文化或政治线索的批判理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他们正在建构一种综合性的批判理论。这对我们从整体上准确地......

阅读全文

【高放】“列宁主义”再认识

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实际上是形成于不同时间、地点,基于不同世情与国情的两个主义。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新贡献在于探索落后国家如何逐步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可以给列宁主义以新的定义,即:列宁主义是列宁......

阅读全文

【王凤才】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特点

近年来,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虽然处于学术边缘,但并未完全沉寂,从总体上看,学者们主要从六个方面多维度地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本身及其与当代的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反......

阅读全文

【刘森林】虚无主义与马克思:一个再思考

一、虚无主义的三个语境何为虚无主义?它是一种普遍的现代现象,还是仅为一种特殊的德国现象?是系指一切存在的虚无,还是仅仅系指特定存在的虚无?施特劳斯曾谦虚地说“我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他的“德国虚无主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