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曾明确表示,自己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中,就是要解决就“纯粹哲学”或“单纯理性”的领域而言人到底能希望些什么的问题。我们发现,康德在这本书中所谈论的宗教是就“伦理共同体与政治共同体”之间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儒学与中国社会的密切关联不言而喻。儒学在先秦时期由孔子所创立,经过孔子弟子后学特别是子思、孟子、荀子等儒学大师的继承发展,散发着重教化、重仁礼的德性政治光芒。西汉时期尤其西......
“政治与宗教”是理解西方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视角。自西方文艺复兴尤其是启蒙运动以来,一方面,从路德开始,宗教改革强调对人的内在性和外在性的区分,将人的属灵生命完全限制在内在人的身上;另一方面,自洛克以来的......
在20世纪国际政治伦理领域,民族主义政治伦理是一种既令人群情激昂,又让人沮丧落魄的重大国际政治现象。日渐高涨的民族主义政治伦理热情,既可以让美国这种富裕社会里的国家公民因9·11事件失去对自由和公正的......
学界普遍认同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有一个转向,而值得注意的是,转向的时间却伴随着纳粹政权的兴起与覆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可以说是从前期探讨存在意义的此在之结构及时间性,转向后期对存在之真理发生结构的思考。......
一、政治理论的两种模式我从政治理论(或者说政治哲学:这种区分在这里并不重要)的两种粗略模式开始我的讨论,这里所谓政治理论探讨的是道德与政治实践之关系。一种是制定模式(enactmentmodel)。按......
儒学的复兴今天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但对于此问题人们似乎还有不同的认识。比如余英时先生曾指出,儒学赖以生存的现实土壤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古代宗族社会,正是在这一土壤中,儒学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才呈现出其现实意......
宣称人拥有自然权利是17、18世纪西欧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实质性精神,黑格尔于19世纪初对此作出了全面深刻的批判。黑格尔既指出霍布斯、洛克式的、由经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自然权利概念没有论证普遍性和必然性,......
公共决策是指公共组织(包括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决定,它是公共管理的首要环节,并贯穿于整个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在现代公共生活中,政府往往是进行公共管理的主导力量,自然也是......
加缪曾说:没有正义的爱是脆弱的,没有爱的正义是虚幻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伦理意蕴,即作为人类两类基本德性、德行的(仁)爱与正义应当是互补相生的。斯密指出:“与其说仁慈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还不如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