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政治哲学

【赵修义】租金、承袭制与社会公正

最近一段时期,法国学者皮凯蒂大红大紫。此书最让我感兴趣的是皮凯蒂对分配公正问题的独到的见解。到底从什么视角去分析社会不平等和收入差距?贫富分化、贫富差距在什么范围内是合理的,超出了什么限度就会引发激烈......

阅读全文

【陈村富 万绍和】自然正义与约定正义

希腊文化一直重视法律,视其为保护人类免受自然欲望(注意:这是另一种涵义的“自然”)侵害、保障人身安全、提高人的生活和维持城邦的机制。对于共同体生活的威胁,一是普通人之间由于贪欲而犯下的伤害,这是刑法所......

阅读全文

【姚大志】一种程序正义?

近年来,程序正义的观念在国内学界得到了广泛接受和高度重视,而这种接受和重视同罗尔斯(JohnRawls)的正义理论有密切的关联。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多次强调他提出的正义是一种程序正义,而一再重申自己的......

阅读全文

【童世骏】正义基础上的团结、妥协和宽容

“和而不同”是中国儒家传统的说法。但如果我们把传统意义上的“和”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团结”,那么,“和而不同”的意思就是要在价值和利益多元的情况下保持团结。这个问题在当今世界具有普遍意义,因为无论是在......

阅读全文

【万俊人】社会公正为何如此重要?

近年来,社会公正问题愈发凸显,已然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受关注的社会主题之一。在西方国家,这一问题的凸显大抵始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就世界范围而言,国际社会的正义问题似乎始终困扰着我们这个世界,仿佛是......

阅读全文

【王海明】公正与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

一有一个问题令黑格尔当年困惑不已:中国为什么在春秋战国之后、秦汉统一以来的两千年间一直踏步不前?这个问题也同样困惑着我们: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被西方远远地甩在后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严复讲得很到位。严......

阅读全文

【吴忠民】公正:从传统到现代

无论在哪个时代,公正的基本倾向、基本精神都是相似的,即“给每个人他所应得”。公正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公正的理解大致相仿。孔子认为,以德报怨是没有准则的做法,应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阅读全文

【程立显】大卫·休谟论公正

大卫·休谟(DavidHume,1711—1776)是英国18世纪的哲学家、伦理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但他本人把自己主要看成是一位伦理学家。他在26岁时便完成了里程碑式的著作《人性论》(三卷本),......

阅读全文

【鲁鹏】政治的善及其与道德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伦理道德,善居于核心地位。由此形成一种认识,善就是道德;也形成一种标准,从善的角度评判政治——用道德尺度衡量政治家的政治行为。这种认识长久地影响着传统中国的理论思维和实践理性,其所形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