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生态美学是当代美学研究的焦点问题,而且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不少,但是生态美学的合法性和言说方式仍然有待质疑,或者说,生态美学的意义境域仍然有待规范。当代美学研究存在着“泛化”和“俗化”的倾向,其中泛......
20世纪中国的美学研究从无到有,从知之渺渺的隐学成为国人注目的显学,发展迅猛,成果斐然。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大专院校都已开设了美学课程,有条件的大学把美学列为了本科学生的必修课;不少大学拥有美学硕士博士......
维特根斯坦在后期著作中常将语言与艺术进行比较。他认为理解一个句子更像是理解一段音乐。音乐的强度、节奏、速度都像语词一样是有意义的。对艺术理解能帮我们认识对句子的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①这种比较使得维特根......
心理健康是美好人生的必要条件,只有体魄和心灵都健康的个体,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以下几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广泛吸收各种知识以形成科学的......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一种解释学考察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美学思潮之一。其实,马克思主义美学有不同的存在形态。从历史形态上说,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本人关于审美、文学、艺术......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是一个“舶来品”,是西方学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所关注的核心概念之一。在美学史上,审美化一直是一个带有乌托邦性质的未来目标。尤其是近代以来,美学常常不是在早已......
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末开始传入日本,以后,通过日本学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政治家的传播和弘扬,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日本的研究与普及,也为中国等东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普及与......
如果有人问,最容易激发我们想象、最能够触动我们感情的是什么?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爱与美。而且我会根据人们的共同感受与经验进一步说:人生中最难以忘却的不是别的,就是爱与美;最令人感到快乐和幸福的......
本文所探讨的“身体”不是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来存在的“身体”,而是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审美主体感受载体的“身体”。之所以说后现代美学观念在“身体”纬度对现代美学的知识体系产生了拓展,是因为现代美学是以视觉、听......
有专家在研究这一百多年的文学思潮时认为其间有三次文学革新高潮,即戊戌文学革新高潮、“五四”文学革新高潮和80年代文学革新高潮。①这个分析用于整个中国现代艺术及艺术理论、艺术哲学的进程也是大致合用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