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美学

【赵建军】佛教美学的生活图像

佛教美学作为一种宗教美学,从人的精神信仰的解决来匡范生活。在当代,人类生活的美学图像日益丢弃虚拟性幻想和狭隘的情思咀嚼,而趋向关注审美实践的现实创造,关注在高度发展的文明背景下,怎样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

阅读全文

【张政文】费希特美学的现代性理解

雅柯布斯在其《费希特》一书中给予费希特的思想高度赞誉,他将费希特称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深刻思想家”,①其实,黑格尔就曾说过“费希特的哲学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开辟了新时代”。②19世纪德国浪漫派领袖弗·施......

阅读全文

【石宝军 令狐崇石】康德美学的影响

康德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最早接受康德美学影响的是费希特、谢林、席勒、施莱尔马赫等人,他们大约比康德晚生几十年,但其活动时期从本质上说是康德的同一时代,即法国大革命前后第三等级反对封......

阅读全文

【高建平】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

本文试图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思想源流做一些客观分析和梳理工作。在欧洲,作为高等艺术的组合的“美的艺术”的概念是18世纪才出现的。1746年,法国人夏尔·巴图神父出版了一部名为《归结为单一原理的美的艺术》......

阅读全文

【陈望衡】“中和”与中国美学

中国的美学传统中比较获得公认的是“中和”,但什么是“中和”,又大多语焉不详。因此,比较深入地探讨“中和”理论,仍然不算是炒剩饭。一“中和”,体是“和”,“和”是中国古代较早出现的一个哲学、美学范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