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美学

【郭宾】康德哲学中的艺术美与自然美再探讨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未回答“美的艺术是否超越了自然美”;相反,他在解释审美活动时,经常会消解掉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的界限。但是,随着人在自然中主体地位意识的崛起,康德之后的许多大陆哲学家认为美的艺术......

阅读全文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

中国美学①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有了很大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重要的是中国美学踏上了一条富有开放性、包容性和综合性的路。中国美学具有光辉的前景,在世界美学中可望获得更加显赫的地位,因为中国美学有马克思主......

阅读全文

【张法】中国现代美学:历程与模式

人类的消费,这里指狭义的生活消费,是人们消耗物质资料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人们生存和恢复劳动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人类的消费行为与人类的需要密切相关,是随着生产力的......

阅读全文

【彭富春】技术时代的审美教育

教育自古到今在人的生活世界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一般把教育分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是教育主要实施的场所,而它自身又包括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现代教育的理念、制度和实践中,......

阅读全文

【杨春时】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

一、主体间性的三个领域主体间性理论已经成为哲学、人文科学的前沿,而且正在取代主体性理论成为美学建设的基础。由于主体间性问题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形成了不同涵义的主体间性概念,因此,在主体间性基础上的美学建......

阅读全文

【姚文放】百年美学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

对于中国美学来说,20世纪是一个反思的时代。20世纪百年美学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采取了三种形式:批判、建构和发扬,它们又与一定历史时期相对应。从世纪初到1949年为批判期,主要引进国外美学之标准以检......

阅读全文

【李天道】现象学美学构成论视域下的“禅”

提要:禅宗美学的基本美学精神突出地体现在构成识度上。“禅”的内涵就涉及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禅为缘发构成境域。禅境,不是现成的,而是构成的,是一种随缘任运、自然适意、一切皆真、宁静淡远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