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有一种“复古”精神和原“典”情结,极为重视对历史文化的认同,认为对历史文化的吸纳学习是审美创作取得成功的保证。如刘勰就强调“积学以储宝”[1],指出只有“熔冶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
中国传统美学的传承与超越,并不是一个形而上的独断论题,而是一个基于学术史的考论基础上的问题。了解中华文化的特性,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中国传统美学由于具备丰厚的文化蕴含,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生生不息的......
审美作为特殊的人生实践活动,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人生有多么丰富多样,审美形态就有多么纷纭复杂。所谓人生百态,人生百味,也就是对这种状态的概括。审美形态既是人生样态的纷呈,又是人......
一、王尔德唯美主义的实质唯美主义运动出现在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和英国,是对现实主义理论的逆反。唯美主义的主要艺术纲领是“为艺术而艺术”。唯美主义强调艺术的形式,强调艺术超越现实、超越生活、超越伦理道德......
世界在不断地走向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也更加明显,世界文化正在向东方复归。在季羡林先生所归纳的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一是中国文化体系,二是印度文化体系,三是波斯阿拉伯文化体系,四是欧洲文化体系)当中,有......
一、范式这里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何谓“范式”的问题。范式,是英文paradigm的汉译名,有时也翻译为规范、典范。其实这一概念的发明者库恩也从未给出十分明确的定义。从他对“范式”在科学革命中的作用的阐述......
罗斯金(JohnRuskin,1819-1900)[1]的美论,主要是围绕着典型美与活力美这两种形态展开的。所谓典型美,主要关涉视觉艺术美;所谓活力美,主要关涉情感表现美。典型美的理论发端于他本人对绘......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说同步传入中国,它正好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国美学建设的需要,迅速地在中国扎下了根。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不仅接受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说,而......
建筑的美学意义是非常显著而又比较复杂的;功能性是决定其审美品质的重要因素;作为艺术审美形态又同建筑类型有直接关系;作为技术审美形态,同社会,经济学因素也密切相关。因此,将建筑的审美形态定位于文化形态是......
“礼”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影响深远,荀子作为儒家“礼”学的集大成者,从各个方面对于“礼”进行了系统的建构。他承续了儒家对人的情感生命的一贯重视,突出了礼的文饰作用,提倡礼文并重,由“敬爱之文”而成“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