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美学

【高小康】文化冲突时代的都市美学

都市美学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借用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说都市美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把都市建设得更美,相信多数人会同意这个说法的。其实这并非都市美学研究中特有的观念。自康德......

阅读全文

【杜卫】审美与人生

内容提要:当人们把审美从认识论的范畴和实践论的范畴还原为生存论范畴的时候,就会发现,孔子的“乐”、庄子的“游”、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席勒的“活的形象”,直至马克思的“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都......

阅读全文

【王柯平】在神话和哲学之间

柏拉图的对话作品与书写方式,既构成了他的哲学园地,也构成了他的文学园地。因此,柏拉图本人享有不同的称谓,如哲学家,诗人哲学家,剧作家与神话作者(mythmaker)等等。的确,在柏拉图的对话文本中,经......

阅读全文

【理查德•舒斯特曼】城市建设中的美学问题

城市文化与艺术创造一自然世界的乡村风景及(陆地及海洋的)野生环境毋庸置疑为艺术创造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素材。如果没有自然界,没有它的能量、韵律、色彩、形态、材质、声音、和谐、喧闹及因果联系,艺术将无法兴盛......

阅读全文

【刘承华】审美的感官化与文化原初功能的消解

当代艺术和审美文化是伴随着当代人的人性解放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和艺术经过了两次大的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第二次则在八十年代初的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当中。五四新文化......

阅读全文

【曾繁仁】关于德国古典美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内容提要:“美是真与善的桥梁”、“美在自由”、“美是无目的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德国古典美学中的三个基本命题.前者在认识与实践之间发现了独特的情感领域,中者在理论上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辫证统一,后者抓住......

阅读全文

【陈望衡】自然至美论

人类文化史上,虽然不乏对自然美肯定的观点,但那多数是文学家、艺术家所为,明显地带有艺术的色彩。从美学史的角度来看,自然美从来没有获得过比较高的地位。在美学中,经典的领域是艺术。艺术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