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文学界关于20世纪“新儒学”的一般性的观点认为,这一思想思潮的产生,是为应对中国社会急遽的变革而造成的“在最早发表于1991年的一篇讲演“二十世纪的逻辑与哲学”①中,乔治·亨利·冯赖特称“逻辑......
一、知识-wh的还原论应如何理解知识-wh的归属?知识-wh的归属,我所指的是带有疑问特征补足语的知识-wh。因此,知识-wh的归属包含了知识-who,what,when,where,how,why的......
在西方学界方兴未艾的非形式逻辑,也日益得到我国逻辑学界的关注。一方面,非形式逻辑不断激发着中国逻辑学者的理论兴趣而被积极引介①;另一方面,非形式逻辑也逐渐被作为中国古代逻辑的一种合法性证成方式及研究进......
这篇论文旨在讨论奎因(w.v.o.Quine)的本体论标准。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中我将介绍他在《逻辑和共相的实体化》①一文中提出的本体论标准并根据具体例子来解释其实际用途。讨论将会同时涉及到带有存在量词的......
近读王路教授《逻辑真理是可错的吗?》一文(见《哲学研究》2007年第10期,以下简称“王文”),我对于文中的几个基本观点持有异议。由于这涉及逻辑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涉及我国的逻辑哲学研究如何以马克思主义......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往往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经济交往的障碍,甚至会引起经济纠纷。经济纠纷的逻辑缘起是什么,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经济纠纷?怎样避免经济纠纷?如何恰当解决经济纠纷,保证各种经济活动有序高效......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几乎同时产生了逻辑,但前者逻辑却并未像后者逻辑一样得到长足的发展,原因是什么呢?古希腊传统逻辑中产生和使用了符号促进了其逻辑的发展,西方近代逻辑的进一步符号化产生了数理逻辑,带来了逻辑......
2006年,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在逻辑学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特别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符号逻辑研究的最新进展1.模态逻辑研究“模态逻辑”最初作为“必然与可能的逻辑”为人所知,直至......
一、重新把握“思维三律”的基础地位“思维三律”(ThreelawsofThought)即同一律、排中律和矛盾律的研究,是金岳霖长期关注的课题,在他思想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金岳霖是亚里......
恩格斯(F.Engels)指出:“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1]也就是说,自然界的演化,既有进化也有退化。进化是指“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是“分化了的秩序或复杂性的展开史”,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