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难推理与假言选言推理的关系,逻辑学界有两种看法:一是视为同一关系,将两者完全等同起来;一是视为种属关系,将二难推理看作是假言选言推理的一种。孰是孰非?且看分析。第一种看法以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
模态逻辑是一个多方面的学科,它起初在哲学中得名,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作为“必然和可能的逻辑”而被人所知。但是,把模态逻辑视为关于“可能”和“必然”的逻辑至少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已经过时。“模态语言是研究......
近年来,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被越来越多地介绍到我国。所谓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股思潮,其理论纷繁凌乱、鱼龙混杂。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大可不必借用后现代的羽毛把自己打扮得更时髦,也不宜置后现代主义......
“形而上学”这个术语是有歧义的。黑格尔传统的学者常常把形而上学看作辩证法的对立面,即一种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这种形而上学便成为独断论。”[1](P101)逻辑实证主义传统的学者则......
读宋文坚先生《辩证思维议》一文(以下简称“宋文”),[1]发现其中多有不当之处,特择其要者加以评议,以与宋先生商榷,并恭请学术界同仁给予指正。 一、关于辩证思维的定义什么是辩证思维?恩格斯说:“......
自近代严复、梁启超等启蒙思想家始,中国逻辑思想史的研究已逾百年。至今,关于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关于逻辑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论。为使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作为一种传统的思维工具......
“因三相”是陈那新因明(印度佛教逻辑)三支作法关于因的三条规则。准确把握其本来意义,是正确把握陈那因明体系和逻辑性质的关键。一、第一相“遍是宗法性”的逻辑形式“因三相”是指:第一相“遍是宗法性”,第二......
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重要奠基者。他对现代逻辑的技术贡献是多方面的。在逻辑史上弗雷格首次提供了一个完全的真值函项的命题演算;首次系统阐述了涉及多重量词概括的推理形式;首次用函项主目的概念取代了传统命题......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旨在于各个教育层次将思维技能教学置于恰当地位的“思维技能运动”(thinking-skillsmovement)。一些相应的倡议和方案纷纷出笼,有些集中于......
波普尔认为,认识论的中心问题是知识增长问题,尤其是科学知识的增长问题。[1]据此,可以认为,科学逻辑的中心问题是科学知识增长的问题,按照科学认识的过程,它包括:1.科学发现的逻辑;2.科学说明和科学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