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格是第一个注意到命题的预设为假会影响到命题真值判定的哲学家。对这种因预设为假而形成的真值空隙,弗雷格、罗素和斯特劳森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由此奠定了预设的语义解释的基础。但预设的语义解释一直面临着......
一、引言论证是公开的、人际的、社会的。任何概念或思想,只要它向公众的批评敞开,就能依据理性(reason)的标准被“理性地”考察和批评。因此,论证不是表达思想的方式,而是批判地检验思想的方式。它不太关......
因明作为佛家认识论的逻辑,同时又作为各宗各派共同遵守的论辩逻辑,在悟他门中,依立敌双方对所使用概念或判断是否共许,其论式可以分成三种比量:自比量、他比量和共比量。三种比量的判别标准和各自功用如何,这是......
20世纪中叶以来,作为分析哲学的两个主要分支的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另一个是目前方兴未艾的心灵哲学)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古德曼和克里普克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同样都深受休谟......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理论之一,狭义相对论创立100多年来,经受住了大量科学实验的验证,成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基于“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性原理”,爱因斯坦首次将时间和空间提升为一个更基......
直陈条件句是前件和后件都为陈述语气的语句,它的前件、后件是可以单独断定真假的。但是,对于整个直陈条件句是否有真值,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把自然语言条件句作真值函项的解释会产生一些违反人们直觉的情况......
休谟指出:“说到过去的经验则我不能不承认,它所给我们的直接的确定的报告,只限于我们所认识的那些物象和认识发生的那个时期,但是这个经验为什么可以扩展到将来,扩展到仅在貌相上相似的别的物象,这正是我欲......
逻辑学家往往因《资本论》的伟大逻辑力量而叹服,也为福尔摩斯抑或诸葛亮之类著名形象的逻辑魅力所感染,因为职业的敏感使他们感悟到了其中的逻辑神韵。但是,面对此类逻辑范例,逻辑学家往往又感到困惑:虽说整体看......
归纳问题也称为“休谟问题”。休谟(D.Hume)指出:过去获得的经验为什么能够扩展到将来?[1]从而提出了对归纳推理合理性的质疑。休谟分析认为,经验推论不是理性的结果,只是习惯的结果而已。因为归纳......
在自然语言中正确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是逻辑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逻辑学家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产生概念不明确,判断不恰当,推理不符合逻辑的一系列错误,因此,解决好这个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