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分支学科  >  逻辑学

【关兴丽】试论金岳霖的语义学和语用学思想

内容摘要:作为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的金岳霖,学贯中西,在研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同时,也关注语言问题。他以哲学家的眼光审视语言。虽然他已认识到语言的本体论地位,但他更多的是重视语言的工具性。语......

阅读全文

【张力锋】自然种类词的逻辑

克里普克、普特南论证本质主义的前提之一是后天必然真理的存在,而后者则要求专名、通名等指示词的严格性。比起专名指称的严格性来,表达自然种类的通名引发了更广泛的争议。一、质疑自然种类词的严格性:一种典型的......

阅读全文

【宁莉娜】逻辑:生活视界的理性支点

自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诞生以来,人们对逻辑的研究大体沿着技术路线或思想路线展开。结果显示,逻辑不仅是科学认识、获取知识的有效工具,它还内蕴着对人的生存方式的价值考量,具有滋养人文情怀、规约公共理性的重要......

阅读全文

【叶闯】虚构对象的名字与反描述论论证

直接指称论者在论证其理论的过程中,典型地集中讨论实际物理对象的名字。在建立关于这类名字的理论,并反驳描述论的过程中,直接指称论者所使用的模态论证、认识论论证和语义学论证等三个主要论证似乎是有力量的。此......

阅读全文

【孙中原】逻辑元研究与中国人思维方式

逻辑元研究这门课的名称,主旨,内容和方法,是我与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李贤中教授,系主任彭孟尧教授切磋协商的结果,汲取了大家的智慧。这里所谓逻辑,指中国古代逻辑。这里对逻辑一词,采取较广义的理解,指研究思......

阅读全文

【张晓芒】韩非“矛盾”思想的历史成因

矛盾律是逻辑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其基本内容不会因地域、民族、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生过程,却有着传统文化的特色。“矛盾”一词之所以产生于中国古代的韩非,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一、“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