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不是一门学说,而是一项活动。———维特根斯坦[1]现象学对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的历史命运意义深远。也许可以说,现象学在法国的传播、接受和各自不同方向的研究和发挥,促成了二十世纪法国哲学丰富多彩的活跃面......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就是一部我思哲学与反我思哲学之间相互冲突、协调甚至综合的解释史。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构成了这一解释史上重要的一个环节,他坚持认为意识不是“我思”,而是“我能”,从而阐发了一种旨在超越......
现代性的生存有一个深度缺失,即形而上的维度隐退,人的伦理生活和它的意义根基之间日益失去联系。如何弥补这一缺失?德国思想家舍勒认为,西方世界应该从基督教的价值传统中重新寻回意义共契的源泉。然而,尼采对欧......
现象学界一般将《逻辑研究》(1900—1901年)的发表视为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初步成形。基于此,我们可以将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之前的思想历程统称为“前现象学”时期。1966年,《胡塞尔全集》第10卷《......
“伦常明察”(sittlicheEinsicht)或“伦理明察”(ethischeEinsicht)是舍勒现象学伦理学构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他曾把自己的伦理学称作“明察伦理学”,以此与康德的“义务伦理......
胡塞尔较早提出“现象学心理学”(PhenomenologicalPsychology)一词,他于1925年夏做了关于现象学心理学的一系列演讲和论述,后由W.比梅尔编辑入《胡塞尔全集》第九卷,卷名《现象......
马克斯·舍勒是二十世纪早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密切关注着现实社会中人们所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不少真知灼见,他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多半归功于他对人类社会进行的现象学批判,所以被誉为......
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一种认识论哲学,它试图通过对主观活动(或者叫主观行为)的深入分析,为人类建立的自然科学找到它之所以有效的最后的先验条件。所以胡塞尔的主要工作是先验的主观行为的分析,即先验的意识分析。在......
一只伸出的手,一双张开的臂,意味着什么?这个几乎用不着回答的问题在现象学上却搅起一阵阵风暴,让现象学运动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其间的思想家也因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而展现出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旨趣。胡塞......
莫里斯·梅洛·庞蒂的名声与影响比起他的同代人让·保尔·萨特要略逊一筹。这大概首先归因于前者的早逝(53岁),其次则是后者在文学、社会活动方面的成功大大提高了他的影响与知名度。但是实际上,正如法国著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