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中国哲学  >  现代哲学

【景海峰】20世纪儒学的三次转折

儒学自清末以来,经历了西学的冲击、学科化的置换过程和哲学性的洗礼。在现代社会结构根本改变和政治化的强力批判之下,儒学失去了它原有的形态,先是在民族主义的氛围中化为古典材料和国故,成就了所谓“国学”:继......

阅读全文

【徐仪明】冯友兰论情感在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冯友兰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他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明确保留了程朱等人有关情的若干说法,给予情感和意欲等精神因素以一定的地位。并进一步指出情感等在哲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从现代哲学观念出发,提升......

阅读全文

【邓新文】理解马一浮的障难试析

任继愈先生说:“马一浮的‘六艺论’是他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观,也是他的学术思想体系。”但长期以来此论一直曲高和寡。对此,马一浮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的。他说:“今人受科学影响太深,习于分析,于六艺内容一无所知......

阅读全文

【刘静芳】论张申府与张岱年理论旨趣的差异

同为“解析法的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张申府与张岱年在哲学上的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都赞同新唯物论的基本主张,同时也认为新唯物论有须扩展、发挥之处:张申府认为,新哲学一方面应展示崇高的理想,另一方面也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