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中国哲学  >  明代哲学

【陈永革】从良知之辨看蕺山之学的义理建构

蕺山论学,规模宏阔,体广而义深。其义理阐释最终落归于《大学》“诚意修身之学”之建立。诚意之学,不仅涵盖了原先“知止说”的格局,而且在《大学》诠释史上别开“诚意为主”一系,从而更深入地诠释了《大学》义理......

阅读全文

【高予远】王阳明“龙场三卦”臆说

一、问题的缘起王阳明于龙场“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乃伐木构……‘玩易窝’”(《王阳明全集》,第1228页。下引该书仅注页......

阅读全文

【吴震】王心斋“淮南格物”说新探

“淮南格物”说是王艮(号心斋,1483-541)思想的一个核心观点,在历史上非常著名,但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在晚明时代大致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则批评心斋此说“未免意见之殊耳”[1]卷《简魏水洲》,......

阅读全文

【汪学群】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

王夫之为学淹通经史子集四部,著述丰厚,卷帙之积,几于等身,尤以经学见长。于诸经除有诸《稗疏》、《考异》外,还撰写了大量发挥经学思想的著述,如《周易外传》、《周易内传》、《读四书大全说》、《四书训义》、......

阅读全文

【朱晓鹏】王阳明龙场《易》论的思想主旨

一人们都知道,王阳明通过其著名的“龙场悟道”而开始了其心学体系的理论建构。那么,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是怎么发生的呢?其所悟的又是什么“道”?对于这些问题,人们比较熟知的说法是《王阳明年谱》里所记述的,......

阅读全文

【傅小凡】论刘宗周的自我观

刘宗周是明末著名的儒学大师,蕺山学派的创立者。他的自我观具有鲜明的特色,这就是特别强调人的精神世界中的意志品格,并为自我意志寻求永恒的本体论依据。但他主张意志与普遍意义的理性本质相结合,以抑制主体感性......

阅读全文

【陈立胜】王阳明思想中“恶”之问题研究

一性善论说一直是儒学人性论的主流,宋明儒对“心体”、“性体”的描述亦多从“善”处着眼。紧随而来,“恶”的问题便成了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如果本体是善,恶又挂搭在何处呢?对人性的“乐观”态度也往往成了现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