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中国哲学

【汪学群】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

王夫之为学淹通经史子集四部,著述丰厚,卷帙之积,几于等身,尤以经学见长。于诸经除有诸《稗疏》、《考异》外,还撰写了大量发挥经学思想的著述,如《周易外传》、《周易内传》、《读四书大全说》、《四书训义》、......

阅读全文

【蒋国保】黄宗羲与浙东经史学术传统的确立

黄宗羲逝世已310周年。但如何判定他在清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学者们迄今也未取得统一的认识,而是各有所见,或如江藩所论:“国朝诸儒究《六经》奥旨,与两汉同风,二君(指黄宗羲与顾炎武)实启之”[1],以其为......

阅读全文

【赖忠先】从贵阳到南昌:致良知说的提出过程

学界普遍认为,阳明学的理论基础是知行合一说、心即理说、良知说;普遍认为阳明学是王阳明进行逻辑思辨、理论思索的结果。考察王阳明龙场悟道后一直到江西时提出“致良知之教”这十多年的全过程,具体生动地揭示了阳......

阅读全文

【张学智】明代三礼学概述

明代礼类著作较易、诗、书类著作为少,其中关于《仪礼》的著作尤少。三礼之属,《四库》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记分述,重点在前三类。本文就前三类中较为重要者概述如下。一、《周礼》明代前期关于......

阅读全文

【董群】陈献章与惠能哲学思想之比较

陈献章和惠能都是岭南人。惠能(638—713)是新兴人,为禅宗六祖;陈献章(1428—1500)是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梁启超说:岭南不像扬子江流域,人物屡起,“数千年无论学术、事功,皆未曾......

阅读全文

【张昭炜】胡庐山博约仁说

一、引论胡直(1517-1585)字正甫,号庐山,学者称庐山先生,江西吉安府泰和人,为王阳明再传弟子。胡直尊孔求仁,博文约礼说是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博文约礼说可追溯至孔子、颜回所传,在《论语》中,有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