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观“深绿”生成的缘起可以知道,“深绿”形成的初衷正在于其对“浅绿”形上体系的否定与超越。如果说“浅绿”是一种对现代性社会以来的科学理性中技术主义原则过度膨胀的解构,那么“深绿”则是一种对“浅绿”所依......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具有现象学背景的学者,开始把现象学和生态学相结合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追问造成生态危机的伦理学前提和认识论根源,并试图重新定位人同自然之间的联系,由此产生了生态现象学......
面对人类基因组,我们既是客体,也是主体,这种两重性将深刻影响人类自身。伴随着人类和其他一些生物种属(如模式生物等)基因组测序和作图的初步完成,以功能基因组为中心的探索已经大规模展开。结构和功能基因组学......
1 生命神圣恶死而乐生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成为我们时代的一种时髦,其不胜枚举的长足进步,让我们为之骄傲欣喜庆幸不已;但诚如狄尔泰所言,“我们这一代人脸上挂满了微笑,眼角却是忧伤的。”......
20世纪是物理学和化学的世纪,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特别是遗传基因工程拉开了生物学世纪的序幕,已成为全球科学界和学术界激烈争论的一大热点。笔者相信,只有把这些问题放到宇宙进化、人类进化、社会进化和科......
转基因产业的发展堪称一个奇迹,一是发展速度极快,1996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170万公顷,2011年已达到1.6亿公顷,增长94倍,转基因技术成为现代农业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作物技术。[1]二是这种......
网络文化既是一种语境,又是一种话语方式,它直接关涉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和言说。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及其学生沃尔夫在关于语言、文化的民族差异之研究中发现,语言和文化彼此相连,一种语言决定了一种文化感知世界的方......
随着自然科学和科学主义精神的发展,目的论自近代以后日益成为几乎所有理论中最“臭名昭著”的理论。然而,在当今心灵哲学、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等领域的自然化运动中,目的论不仅被“平反”了,而且在成为人们谈论的主......
我最近合作编辑的一本书《(重新)发明互联网》((Re)InventingtheInternet:CriticalCaseStudies)采用了我称之为“批判建构主义”(criticalconstruc......
国内的西方元伦理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末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此后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步受到重视,至今已有较大的发展。对其20年来发展的进程、成就、得失和前景的回顾、总结与前瞻,对于该领域今后的发展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