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1],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处于辩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这就使处于特定时期的思想家从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过程、某一个领......
学界在康德启蒙观的理解上存在几种普遍倾向:一是忽视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BeantwortungderFrage:WasistAuf-klrung?”,1784——以下简称《答......
第一个清楚地认识自然科学之迷的哲学家是康德。我不知道还有哪一位哲学家(不论在他之前还是在他之后)象他这样为自然之迷绞尽脑汁。──波普尔,《猜测与反驳》罗伯特·布兹(RobertE.Buth)说过:“康......
一、康德对休谟问题的“解决”把休谟问题与先验范畴联系起来的第一个人是康德,所以我们首先从康德谈起。休谟问题对于康德哲学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康德自己的话说:“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
可能由于哲学本身的深奥、康德写作的匆忙、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表达的困惑等原因,致使学界对《纯粹理性批判》(以下简称《纯批》)中许多问题的理解长期处于纷争状态,关于“先验的观念性”与“经验的实在性”的讨......
康德在其晚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曾说:“我的出发点不是对上帝存在、灵魂不朽等等的研究,而是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世界有一个开端,世界没有一个开端’,等等。直到第四个二律背反:‘人有自由;以及相反地:没有任......
康德之所以能作成新的知识论,关键在于他作成了新的主体意识论。自我意识是康德知识论不容置疑的核心。本文立意于康德自我意识理论本身,旨在探讨康德自我意识之真正的知识学意蕴,从”批判”的角度揭开康德不可知论......
休谟提出的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不仅是一个哲学史上的古老问题,而且是一个当代哲学仍然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我将以当代哲学家霍赫伯格(HerbertHochberg)对休谟问题的诠释为切入点,在仔细把握休谟哲......
一、传统的抽象论“抽象”(Abstraktion)源自拉丁语的abstrahere,本来的意思是指“从某物中移掉另一物”,即分离、分开、分开来设想,具有抽除、分别考察之意。它具有抽象实体和抽象观念两层......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演绎”部分以难解著称,关于这一部分内容的主旨、结构、论证一直有着不同的争论。对于其主旨,当代著名哲学家彼得·斯特劳森将“先验演绎”的任务规定为对于经验的客体性的证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