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外国哲学

【潘德荣】阿斯特的精神诠释学

 施莱尔马赫的一般诠释学是现代诠释学形成的标志,是那个时代的浪漫主义诠释学之代表。以此之故,学界比较重视与熟悉的是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而对于其同时代人,如赫尔德、Fr.沃尔夫、阿斯特等人诠释理论,尚未......

阅读全文

【张汝伦】从黑格尔的康德批判看黑格尔哲学

哲学是批判的事业,哲学是在批判中发展的。在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往往通过对前辈或同时代哲学家的批判来确定自己的哲学立场和态度: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康德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批判、费希特对康德的批判、海......

阅读全文

【赵敦华】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性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贺麟成立“西洋哲学编译会”,准备重点翻译黑格尔哲学著作。1955年西洋哲学编译会不复存在,黑格尔哲学翻译工作却全面展开,及至1980年代,黑格尔大部分重要著作已被译成了中文。黑格尔研......

阅读全文

【T.W.阿多诺】胡塞尔与观念论问题

    一位哲学家的优点(即他真正哲学上的而不是作为一名教师或启发者所可能具有的优点)不应当以他思想活动所产生出的“结果”来加以界定。有种观点认为,哲学家必须有一系列无可辩驳的发现,胡塞尔自己肯定也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