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Comte,1798年~1857年)是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开创了现代西方的实证主义哲学学派,同时创立了现代学科意义上的社会学并因此被尊称为“社会学......
一、引言法权哲学的使命在于:对法学本身作出反思,为其提供最终的理性根据,为各个法学部门奠定可靠的基础。如果说法学研究实然法,法权哲学就研究应然法。它的出发点不是个别的、偶然的事物,而是普遍的、必然的事......
《德国唯心主义最古老纲领》(以下简称《纲领》)的作者身份问题,是德国20世纪的一大悬案。《纲领》那直率的语调,对于“新神话”的热切向往之情,是研究者们极感兴趣的。因此,关于作者是谁,究竟是黑格尔、荷尔......
在尼采生命的最后阶段,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ElisabethFrster-Nietzsche)深深介入他的生活,她不但改变了尼采的生活,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对尼采哲学的接受。她所建立......
黑格尔认为现代自由是主观自由,其极端形式是抽象自由,其典型形式是任性自由。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市民社会和国家的考察,围绕着自由概念的三个环节,他批判了现代主观自由,阐释了具体客观自由,确立了自身在现代性......
国内哲学界对弗兰兹·布伦塔诺(FranzBrentano:1838-1917,下文简称“布氏”)的名字并不陌生,只因其为胡塞尔的老师及海德格尔初入哲学的“拐杖”。我们所知,或许仅此而已。施太格缪勒独具......
Either/Or首版于1843年,当时克尔凯郭尔刚刚步入而立之年。这部书至少涵盖了年轻的克尔凯郭尔个人情感生活以及他对哲学和人生进行思考的两种动机和线索。①全书的上下卷风格迥异,上卷文采飞扬,下卷则......
本文把胡塞尔现象学和黑格尔辩证法放在西方哲学史上两大反思传统(外在反思和内在反思)的源流中来考察,分析了胡塞尔“自我学”与黑格尔自我意识学说在反思类型上的差异,并通过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有......
黑格尔的“国家整体主义”价值观导源于欧洲近代“个人主义”价值的合逻辑演变;黑格尔借助“主体即实体”的理路,将“个人主义”的学理基址——“主体性”——改造为“主体世界”思境,并据此设立了“国家整体主义”......
如果我们直观地看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个反宗教的命题,至少是反基督教的命题。就连著名尼采哲学专家考夫曼先生也认为,“上帝死了”是“一种宗教语言…只是诊断当代文明的一种尝试,而不是......